
湛江花農通過科技創新,培育的新品種暢銷國內外。李波 攝
????嘗試
????湛江花卉網已運營 花農協會互通信息
????為突破瓶頸求發展,2015年12月“湛江花卉網”正式開始運營。它由廣東省花卉協會創辦,利用電子商務平臺作為花農和客商之間的橋梁,及時更新花農種植的信息,為企業或個人提供網上交易洽談的平臺。同時,在網絡上銷售花卉產品,特別是小盆栽,通過電商銷售,可實現小量化多批次銷售。
????“綠寶”這一品牌原本在花卉市場中享有名譽,但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衰落,價格一跌不振。經多年努力,將“綠寶”矮化的樊教授,通過電商平臺找到了出路。記者在“綠寶”培育基地看到,一盆矮化后的“綠寶”盆栽,僅10多厘米高,但卻能賣出12元的價格,比一米多高的樹狀盆栽價格還高,也更受歡迎。同時,通過電商平臺小量化多批次銷售。柯帥介紹,預計伴隨著銷售渠道的不斷拓寬,從育種組培、栽植管護到市場批發、物流配送,將實現從虛擬到實體的高度融合。通過科學規劃、完善配套,引導干花產業、物流行業集聚發展,努力形成“網店—市場—物流”大循環格局。花農們將通過這一平臺,向外界推介特色產品,推動“草根經濟”向“品牌經濟”轉變。通過實施“互聯網+花卉”計劃,鼓勵各類農業生產銷售主體開展網絡銷售,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
????花農王師傅了解到這一網站后,樂呵呵地說:“這個好,這樣花農與花農之間,花農與花卉協會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能及時通氣。誰家沒有花,可以介紹到下一家去買,客人也可以從網上直接看到那些花卉種植園的種植情況,這樣一來就不煩惱種好的花如何才能‘走得遠’了!”
????建議
????打造“生態觀光帶” 推出花卉拳頭產品
????如今,湛江花卉苗木不少已出口到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地區,如何把客人引到湛江呢?這是花卉產業發展需要考慮的新問題,柯帥覺得,湛江始終缺少一個類似于廣州的百萬葵園、云南的亞洲花都等花卉苗木展示平臺。
????“湛江的花卉產業多是傳統種植營銷,沒有形成真正意義上的市場,種植的花卉產品不僅缺特色還缺展示的平臺。”柯帥建議,湛江打造一個“生態觀光帶”,將具有影響力的花卉產品擺出來供大家欣賞,不僅能夠吸引外地游客,帶動旅游發展,同時也能打響花卉苗木的名氣。
????據柯帥介紹,湛江發展花卉產業有四個得天獨厚的優勢:其一是氣候優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種植花卉苗木生長速度快;其二是獨特的土地資源優勢,湛江近2/3的土地都是火山灰,土質深厚疏松肥沃;其三是四通八達的交通資源優勢;其四是有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優勢。柯帥認為,湛江花卉產業若想進一步發展,就要推出湛江的“拳頭”產品,并加以推廣種植,“黃金熊貓、秋楓、細葉欖、桃花芯等特色花卉苗木,都可入選主打產品行列。”
柯帥帶著記者走遍了多家花卉種植基地,既有一顆數十萬元的羅漢松,也有造型獨特的榕樹,還有多種矮化成盆栽出口的苗木。他告訴記者,這些在湛江土壤中長大的珍貴苗木,可謂是養在深山無人識,不僅外地客商很少接觸,就連本地人也沒多少看過。柯帥希望,能通過打造一個“生態觀光帶”展示平臺,讓這些特色花卉苗木進入人們的視野,供市民和外地游客參觀,同時也可提升湛江旅游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