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下午,湛江市司法局一樓“尚學堂”內思想碰撞、成果頻現,湛江司法行政AI大模型鯤鵬矩陣總結培訓會在此召開。16個模板探索課題組及鯤鵬一、二團的代表依次登臺,將一個個AI模型的“進化成果”搬上講臺,生動展現了人工智能與司法行政工作深度融合的實踐成效,為湛江“AI滲透之城”建設貢獻力量。

模型競秀展鋒芒 破解司法行政痛點難題
“過去人工審查政府合作框架協議,需耗時數小時翻閱多部法規,現在借助AI模型秒級就能完成跨庫檢索并生成綜合報告。”培訓會上,政府文件合法審查AI模型的演示讓在場人員直觀感受到技術賦能的力量。該模型通過關聯法律庫、案例庫、政策文件庫,實現了法律檢索的秒級響應,徹底告別了傳統“人找法條”的低效模式。

基層調解工作中,AI模型同樣大顯身手。基于“鯤鵬矩陣”與Ragflow技術開發的“調解方案與協議書生成工具”,能快速提取糾紛核心要素,依據現行法律和優質案例生成專業方案,矛盾焦點識別準確率達90%,準確度超85%,將基層調解員從繁瑣的文書工作中解放出來。
社區矯正領域的AI應用成果尤為突出。吳川市王村港司法所等4個試點單位,通過“鯤鵬矩陣”生成社區矯正方案68份,10分鐘內即可完成全流程制作,方案可采用率達90%以上;赤坎區司法局借助模型辦理社區矯正調查評估,將原本3至4小時的耗時縮短至10分鐘以內,效率提升超80%。而公證文書生成場景中,委托書撰寫與核驗時間從半小時壓縮至5-10分鐘,返工率從18%降至3%以下,一系列數據彰顯了AI模型的實用價值。
“人少事多、效率不足”曾是司法行政工作的突出難題,如今在“鯤鵬矩陣”的支撐下,律師資格審查、行政復議案件辦理等諸多重復性工作被AI高效承接。以律師資格審查為例,原本需一天完成的海量資料核對,現在半小時即可完成,讓干警能將更多精力投入到矛盾化解、幫扶教育等服務群眾的核心工作中。

迭代升級拓新局 繪就智慧司法發展藍圖
此次培訓會上展示的亮眼成果,源于湛江市司法局持續深耕AI融合的堅定實踐。今年2月7日,該局成立“司法AI融合攻堅專班”,2月19日正式啟動“鯤鵬矩陣”建設,如今已在全國率先建成司法行政綜合垂直大模型,構建起覆蓋“算力-數據-大模型-智能體”的全棧智能落地體系,并于9月28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向社會公開這一重大成果。
發布會后,“鯤鵬矩陣”加速迭代,已完成從3.0到4.0的版本躍遷,模型能力與場景適配性顯著提升。目前,系統已研發80余個智能體,覆蓋法律援助、立法普法等核心場景,其中“鯤鵬智答”平臺累計服務群眾超2.6萬人次,90%用戶評價其解答“專業、易懂、實用”。在技術保障上,系統實現國產化部署,通過等保2.0三級認證,構建“數據安全立方體”機制,確保司法行政數據安全。

面向未來,湛江市司法局明確了清晰的發展路徑。在場景建設上,將堅持“業務驅動、場景引領”,深化與小包公、海大協華等企業合作,圍繞行政復議等核心業務打造標桿應用,同時收集完整卷宗、典型案例等素材,為模型優化提供數據支撐。
在推廣應用上,將以2025年底實現全市122個司法所和10個基層司法局全面應用為目標,12月擬通過政法內網將“鯤鵬矩陣”部署至縣(市、區)一級,逐步推廣算力盒子,打通基層智能應用“最后一公里”。此外,還將加強與華為、摩爾線程等企業合作,探索輕量化算力解決方案,降低基層部署門檻與使用成本。
“我們將持續優化‘鯤鵬矩陣’,讓人工智能為老百姓提供更公正高效的司法行政服務。”湛江市司法局黨組書記、局長羅東玲表示,作為湛江“AI滲透之城”戰略的標桿應用,“鯤鵬矩陣”已吸引全國20余家單位前來調研,其建設經驗正為全國司法行政智能化建設提供可復制的“湛江樣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