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大賽現場。
11月26日,2025年廣東省海洋經濟職業技能大賽湛江市技師學院分賽點迎來首個比賽日。根據賽程,該賽點比賽為期兩天,首日為學生組角逐。海洋裝備焊接技術與養殖平臺控制系統維護技術兩大賽項同步展開,緊密對接國家職業標準與產業前沿需求,來自全省的選手同臺競技,全面展現了現代海洋產業發展對復合型、創新型技能人才的新要求。
技能大賽現場。
海洋裝備焊接技術賽項:技藝升級與思維變革同行
在海洋裝備焊接技術項目賽場,手工焊接與機器人焊接兩大區域展現出不同的作業節奏。手工焊接區內,弧光閃爍、聲響陣陣,選手們使用角磨機仔細打磨工件表面氧化層,隨后進行定位與焊接。選手全程佩戴防護鏡、耳塞與口罩作業,在火花中沉穩操作。
“手工焊接的關鍵在于心手合一。”湛江市技師學院先進制造系老師劉志萬在場外點評道,“它要求定位分毫不差、焊縫均勻牢固,更是對選手扎實基本功的考驗。”她表示,在嘈雜環境中保持冷靜與專注,是每位優秀焊工的必修課。
在機器人焊接區,則呈現出“靜動結合”的特點。選手們專注于擺正機械臂、調整焊絲長度,并通過示教器設定參數,井然有序。程序啟動后,機械臂自動運行,焊接弧光隨之亮起,展現出智能化制造的精準與高效。
湛江市技師學院先進制造系老師姚光弘解釋:“機器人焊接對選手的技術理解與參數調試能力要求更高。參數設置是否精確、點位校正是否到位,直接決定了焊縫的外觀質量與寬度。”
海洋裝備焊接技術項目裁判長宋小春表示,賽事旨在改變社會對焊接行業的傳統認知。“如今,數字化、智能化與綠色環保技術已明顯改變了作業環境。新設備、新工藝的應用,正是新質生產力在傳統制造業的體現,我們希望通過大賽展現其技術含量高、發展前景廣的新面貌。”
技能大賽現場。
養殖平臺控制系統維護技術賽項:以賽促學鍛造海洋養殖“多面手”
養殖平臺控制系統維護技術項目賽場,則是一場“無聲的較量”。該項目比賽共設數字孿生仿真應用、參數設置、編程調試與運行三大模塊,要求選手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海洋養殖系統、人機界面、數字孿生仿真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全面考驗參賽者的邏輯思維、代碼實現能力和抗壓能力。
選手們在兩個半小時里沉著答題,他們全神貫注、爭分奪秒,鍵盤敲擊聲此起彼伏,展現出扎實的編程功底和靈活的實戰能力。當屏幕中的代碼轉化為控制的指令,傳送帶勻速輸送,機械臂精準完成抓取與放置,整個流程環環相扣,流暢銜接,宛如一個微縮的智能海洋養殖工場正在高效作業。
據悉,作為海洋經濟類職業技能競賽的重要組成部分,養殖平臺控制系統維護技術項目旨在推動高素質技能人才在海洋養殖領域的培養與儲備。該項目模擬了海洋養殖平臺中自動放苗、投料與捕魚的全過程,參賽選手需在有限時間內完成系統設計、程序編寫與設備調試,實現從虛擬仿真到實體控制的完整流程。這不僅要求選手具備扎實的PLC編程能力,還需掌握步進電機與伺服電機的控制技巧,以及各部件之間的通信連接與調試技能。
現代化的深海養殖平臺能讓投餌、增氧、水質監測全部智能化,讓深海養殖不再“看天吃飯”。這要求海上養殖平臺工作人員必須是“多面手”,要懂機械、電氣、通信和編程,還要有很強的臨場應變能力。
本次大賽不僅為選手們提供了切磋技藝的舞臺,更通過焊接與養殖控制系統等關鍵賽項的設置和拓展,為廣東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系統地選拔和儲備了一批高素質技能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