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大利亞淡水龍蝦。
黃灼平從臺灣引進澳大利亞淡水龍蝦時,沒少吃苦頭:第一批從臺灣海運到福建,再走陸路送到廉江,耗時長,保護措施不足,蝦苗存活率不到一成;第二批因貨船沉沒,蝦苗全軍覆沒。
如今,依靠國內物流業的快速發展,廉江產的澳大利亞淡水龍蝦第一次“走”出家門。黃灼平采用全程活體空運的方式,一天內將廉江龍蝦運到新疆去。

從空中鳥瞰位于廉江吉水鎮踏窖村的澳大利亞淡水龍蝦養殖場。記者 郎樹臣 陳煜 航拍
澳大利亞淡水龍蝦廣受各地食客的歡迎。半年以來,黃灼平陸續到云南、安徽、廣西、遼寧等地進行市場調查,了解到淡水龍蝦在國內大部分地區供不應求,在市場上很有前景。在澳大利亞本土,淡水龍蝦已被當局限制出口,出口量控制在總產量的30%以內。
盡管每公斤澳大利亞淡水龍蝦在市場上已賣到240元以上,然而,對黃灼平而言,上市售賣并不是最重要的。他準備將一批自養龍蝦送到廣東省水產技術推廣站,對其進行孵化及種苗的研究。他說:“這批龍蝦大部分要留下來做育種親本。目前蝦苗孵化技術尚未成熟,我想努力培養優質蝦苗,發動附近農戶養蝦,真正把本地淡水龍蝦養殖業帶動起來?!?/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