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省中小企業局及市經信局、市商務局舉辦了“互聯網+”時代傳統企業轉型高峰論壇,旨在為我市傳統企業轉型帶來新思維,注入新動力。當天我市共有500多名傳統企業負責人出席,他們對在座的嘉賓發言如獲至寶,非常渴望可以從中取經。
在互聯網快速顛覆傳統的時代里,對于傳統企業(包括個體戶)來說,如何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融入互聯網+的時代,這考驗著一眾經營者。傳統企業的困惑在哪?專家有什么樣的破解方法?
資料圖片
個案一
對網絡營銷心里沒底
餐飲業在我市服務業中占的比重較大,但由于餐飲業的同質化現象比較普遍,部分餐飲店也不景氣。一些餐飲店欲通過互聯網進行營銷,但發現效果也不好。
記者采訪發現,很多餐飲業經營者普遍對網絡營銷心里沒底,對不確定的東西不敢投入,風險是他們的第一考量。他們選擇最多的是網絡營銷軟件,此類軟件最近幾年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很多的餐飲企業和個體戶在用過此類軟件以后,成效并不大,也都對此類軟件失去了信心,導致很多經營者對于網絡營銷都很茫然無措。
吳先生在霞山開了一家飲品店已經半年,加盟經營的飲品是國內較為時尚的。本來信心滿滿的他發現開業至今,每個月都虧本。吳先生說,“我的飲品店地段不差,品質不差,為何沒生意?后來調查發現,湛江人大多貪新鮮,加上自己的飲品店的品種也不多,客人不喜歡來。”
傳統的經營不行,吳先生考慮網絡營銷,他先是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公眾號,還有多款營銷軟件,但使用后成效依然不大。吳先生表示,如果再熬兩個月還是沒好轉,就要結束這盤生意。
個案二
傳統營銷思維根深蒂固
陳先生是從事包裝制品銷售的個體工商戶,從事包裝行業已經15年了,但今年以來感覺特別難做,接洽的訂單越來越少,已經遇到了發展瓶頸。
陳先生告訴記者,他的包裝廠是作坊式生產,通過傳統方式供應兩個或者幾個客戶,網絡利用率非常低,大多人不懂網絡。雖然他們有著成本優勢,作為包裝這一特殊產品,客戶需要時也很難找到他們。
目前,陳先生大多是通過熟客獲得訂單。但因為生產量太少,也不會去運用網絡營銷,生意很慘淡。
陳先生困惑地說:“我們其實也在運用互聯網,例如網站發布供求信息發布、E-mail營銷、企業黃頁、通用網址、搜索引擎營銷等,但效果極差,因為這樣的信息網絡一大堆,這就導致喪失很多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