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碼就掃? 有人被騙!
本報訊 (記者謝文雅)“雙十一”將至,市民在網上血拼的同時更要提防網絡詐騙。日前,市民小陳就陷入了二維碼支付騙局,被“掃”走了4328元。
事件回放
據小陳介紹,本月6日,她在網上看中一款標價為388元的上衣,但咨詢多家淘寶店,都沒貨,其中一賣家回復稱其朋友處有貨,讓小陳加QQ聯系。起初,小陳有點擔心QQ支付不靠譜,但對方表示同樣是通過支付寶付款,小陳便加了一個名為“心依坊”的QQ。
在談妥價格、發貨時間等細節后,賣家表示這是手機二維碼搶購活動,需要通過支付寶掃描才能參加活動,享受388元的優惠價格,小陳便按賣家要求進行掃描。首次掃描后,屏幕提示二維碼已暫停,賣家以超時導致支付失敗為由要求重新下單,小陳便進行第二次掃描。兩次付款后小陳都收到了銀行的消費短信。
第二次掃描后,賣家又以系統繁忙導致交易訂單無法正常生效為由,要求小陳再次補拍激活訂單,并稱沖賬后系統會自動退還之前兩次出錯的金額。由于此前在多家商場消費時確實出現過刷卡后POS機未到賬的情況,小陳并未起疑心。就這樣以沖賬為由,賣家前前后后騙小陳掃了六次二維碼,共支付2328元。
多次支付沖賬后,小陳表示仍未收到退款信息,此時賣家提出要遠程操作小陳的電腦,教其用電腦登錄支付寶查看退款信息,并讓小陳提供銀行卡號與手機驗證碼,結果小陳的銀行卡再次被刷走2000元。當小陳意識到是騙局時,對方已刪除了其QQ,之前的淘寶賣家也已撤店。事后,小陳嘗試向淘寶、支付寶方投訴,但未果,目前已向轄區派出所報案。
16類物品不宜“海淘”
本報訊 (記者 盧志民 通訊員 麥文偉)隨著“雙十一”的臨近,市民海外代購的熱情也在不斷高漲,但隨之而來的是各種疫病疫情和外來生物入侵風險也與日俱增。檢驗檢疫部門特別提醒市民,在海淘物品時需謹慎,像酸奶、鮮奶、奶酪等16類動植物及其產品是被禁止郵寄入境的,市民可提前了解我國相關法律法規,不要郵購禁止入境物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據介紹,由于“國內購”與“跨境購”適用的法律法規不同,兩者之間存在較大差異。按照我國農業部、質檢總局出臺的《禁止攜帶物、郵寄物名錄》規定,活動物、肉類、動物源性奶及奶制品、新鮮水果等16類動植物及其產品禁止攜帶、郵寄入境?!鞍次覈M出境動植物檢疫法規定,檢驗檢疫機構可依法對上述違禁品做銷毀或退運處理?!睓z驗檢疫部門工作人員如是說。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廣大市民,在進行海淘代購之前,請務必了解并遵守我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尤其是進境郵寄物品方面的法律法規,切勿盲目購買、攜帶或郵寄動植物及其產品進境,以免給個人帶來不必要麻煩,同時也應規避外來生物入侵的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