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霞山區洪屋路的水岸觀邸大廈。
轉折—— 反復考量確定在原基礎上改造
2011年,深圳鼎能集團董事長、湛江潮汕商會會長馬偉鵬通過司法拍賣取得洪屋大廈的所有產權,隨后啟動了對該大廈的改造工作。
馬偉鵬告訴記者,對洪屋大廈的改造非常不容易,由于原大廈設計于上世紀90年代初期,很多基礎數據已無從考證,大廈在建造、功能、配套等方面難以適應現今時代的需求。特別是資料數據的缺失讓初期的工作進展緩慢,其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對項目進行重新勘察和測算,給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
同時,開發商還就“拆了重建,還是在原有基礎上改造”進行過激烈的討論和考量。拆了重建雖然比改建簡單得多,但是要考慮開發成本和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很難與過去做到“一刀切”。如果改建則不能動大樓主體,只能對其進行有限的修改,而且既要考慮規避老規劃的不足之處,又要讓項目在面世后能適應今天甚至未來的市場需求。因此,在對大廈的整體定位時,方案經過了無數次討論和修改,開發、設計、工程團隊走訪了國內外很多城市,對建筑外觀、功能配套、智能控制、裝修裝飾、管理經驗都做了反復地學習、推敲和論證,最終確定了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科學改造的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