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推介會吸引70多家企業參加,將助力本土企業——
在家門口做全球生意
“今后,湛江企業可以在家門口做全球的生意!我先表態簽約進駐。”昨日,在湛江保稅物流中心 (B型)推介會上,市工商聯主席林水棲興奮地說,保稅物流中心將是一個巨大的商機,湛江本土企業一定要把握機遇,乘勢提升市場競爭力。
推介會由湛江港集團聯合湛江海關、市商務局召開,全面推介保稅物流中心的優惠政策和業務模式,吸引了70多家企業到會。
湛江保稅物流中心 (B型)一期將于今年10月建成,在通過海關總署等國家四部委的封關驗收后,將逐步發揮效益。目前,已有近10家企業有意進駐該中心,數十家企業表示具有較強的保稅業務需求。
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成后,將是本土企業發展的“助推器”——借助湛江港30萬噸級深水航道、40萬噸級散貨碼頭和寶滿集裝箱碼頭等大型化碼頭的優勢,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可享有稅收、貿易管制、外匯管制等海關政策優勢,擁有國際物流配送、 “一日游”、加工和增值服務、跨境電商、商品展示等業務功能,促進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推動粵西乃至北部灣地區外向型經濟的發展,推進湛江打造區域性國際物流、航運中心。
以湛江某紡織企業為例,它們均以加工貿易方式進口棉花、出口棉紗,再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在國內銷售,每年貨物量約為1.3萬噸。若經湛江設立保稅物流中心運作,將比出口香港所節省的物流、倉儲費用超過500萬元。
“推介會的成功舉行,說明湛江保稅物流中心封關經營的日子臨近,對我市打造海上絲綢之路戰略支點城市、發展跨境電子商務、擴大對外開放,具有重要意義。”市商務局局長王小穗表示,在家門口設立保稅物流中心是廣大企業的共同希望,今天“夢想成真”并正式開始招商,期待更多企業搶抓機遇進駐,利用優惠政策,拓展進出口業務。
在湛江臨港工業園區(湛江港寶滿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后方)內,記者看到,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鋼結構倉庫、綜合辦公樓及其余生產輔助設施全面啟動建設,施工高峰期人數逾500人。項目用地面積41.2萬平方米(約585畝),一期建設倉庫區、堆場區、查驗區和輔建區,達產年進出保稅物流中心的物流量預計為475 萬噸;二期預留倉儲用地20萬平方米。項目從設計招標到建成驗收,不到一年時間,刷新了湛江項目建設速度。
長期以來,湛江經營公共保稅業務的設施以干散貨保稅倉和保稅油庫為主,規模小且服務功能單一,遠不能滿足外向型企業的需要,造成我市企業舍近求遠,通過廣州、深圳等口岸進出口,流轉時間長、物流成本高,嚴重制約我市加工貿易和現代服務業發展。
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的獲批,結束了湛江作為全國首批14個沿海開放城市唯一沒有國家保稅監管場所的歷史。“該中心將徹底改變粵西地區保稅倉庫和出口監管倉庫功能單一、區域物流和保稅服務水平跟不上企業外貿發展需求的現狀,為粵西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型升級提供新的支撐。”湛江海關副關長蔡濱說。
【背景】
2007年,我市開始籌劃設立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開展可行研究和選址;2009年,正式啟動申報;2014年10月,海關總署等國家四部委批復同意設立湛江保稅物流中心。湛江市委、市政府將項目建成并封關驗收列入2015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突出抓好的五項工作之一,成立建設協調小組推進建設。
保稅物流中心(B型)是由中國境內一家企業法人經營,多家企業進入并從事保稅倉儲物流業務的海關集中監管場所,截至目前,全國共有46個保稅物流中心(B型)。
(記者張永幸 通訊員許穎 李兆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