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向開放,對接東盟,重要且緊迫。1月20日,市政府召開雙向開放對接東盟工作座談會,研究如何加強我市和東盟國家的發展合作,進一步推動企業“走出去”、“請進來”;今年第一場由市府辦主辦的市長在線訪談在上周五舉行,市委副書記、市長王中丙和網友在線交流,主題即為“深化東盟合作,建設支點城市”。在2016年頭一個月,市政府則對“對接東盟”工作安排重要會議和訪談活動,其重要性可見一斑。
王中丙市長曾在多個場合提到,湛江的開放發展是全面的,我們并沒有放棄對歐美、港臺地區的開放合作,只是此時,更加堅定地提出了“湛江開放,首選東盟”的明確方向。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大背景下,湛江首選東盟作為合作伙伴,意義尤為深遠。深化合作,讓對接東盟成為湛江打造“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的成功之路,我們有哪些優勢和機遇?我們準備好了嗎?
關鍵詞 【機遇】
湛江與東盟合作 發展機遇空前
2016年,是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25周年,也是雙方戰略伙伴關系新一個五年《行動計劃》的開局之年。湛江作為國家“一帶一路”海上合作戰略支點城市,作為廣東參與東盟合作的海上橋頭堡和廣東對接東盟的先行區,在新的開放發展階段,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同時,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重大發展機遇。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新理念,在開放發展主旋律的引領下,國家實施“一帶一路”發展戰略,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進程進一步加快,湛江對接東盟的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發揮的作用日益重要。
近年來,中國和東盟友好合作關系進一步深化,國家領導人和東盟10國都進行了頻繁的互訪。未來五年,國家與東盟深化互信、對接發展將進入黃金期、高潮期、全盛期。湛江對接東盟開放合作,符合國家戰略和開放發展方向,可以得到國家政策、資金、資源、人才等傾斜支持。
機遇還來自于,東盟國家對開放發展的緊迫感和愿望非常強烈。去年12月,王中丙市長率市經貿代表團出訪印度尼西亞、泰國、柬埔寨等東盟三國后,感觸很深。“當前東盟國家發展迅速,迫切尋求合作發展的伙伴,有著與湛江深化各領域開放合作的強烈愿望,湛江與東盟的合作大有可為,前景一片光明。”
關鍵詞 【基礎】
合作基礎日益堅實 發展形成共識
湛江與東盟國家地緣相近、文化相通,交往歷史悠久,經濟互補性強。近年來,雙方經濟聯系日益加深,交流更加活躍,合作更加緊密,經貿合作成效顯著。
市商務局統計顯示,自2010年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成以來,我市對東盟貿易總量不斷躍升。“十二五”期間,湛江與東盟雙邊貿易額年均增長達18.6%,由2011年的4.31億美元增至2015年的7.95億美元。從2013年起,東盟已取代美國成為我市第一大出口市場,機電產品、水海產品、家具等優勢產品出口和紙漿、錳礦、非金屬等資源型產品進口呈現持續快速增長態勢。目前,我市與東盟十國均保持雙邊貿易關系,其中,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為前三大貿易伙伴。
在投資合作方面,目前,我市建筑業、現代農業、水產養殖和加工業、港口等基礎設施投資已經走向東盟。“十二五”期間我市企業在東盟國家設立了11家境外投資企業,投資額達6.34億美元,占全市總額的91.4%,涵蓋遠洋捕撈、農業種植、貿易、教育辦學等領域。東盟國家在我市投資約4000萬美元,占我市實際利用外資總額的6.9%,呈逐年增長趨勢。
我市與東盟國家互聯互通也打開了新局面。湛江至東盟國家有5條海運航線,1條航空航線。其中,“湛江-越南-馬來西亞”航線、“湛江-越南、泰國、柬埔寨”班輪快線和“湛江-曼谷”航空航線為2015年新開通。
除此之外,近年來湛江還打造了廣東(湛江)奮勇東盟產業園、中國—東盟企業合作交流年會、中國(廣東)—東盟華商合作交流會等諸多面向東盟開放合作的重要平臺,成功舉辦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并邀請泰國、印尼等東盟國家參會。
可以說,湛江與東盟開放合作的基礎日益堅實,雙方已經形成合作交流、開放發展的共識。對接東盟開放合作,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關鍵詞 【雙向】
企業成功“走出去” 增強合作信心
湛江與東盟合作打下堅實基礎,離不開兩地有實力的企業勇于“試水”。泰國正大集團是湛江從東盟“請進來”的最大企業。目前,正大在湛江有12個項目全面開工,囊括養殖、飼料、加工、冷鏈和商貿全產業鏈,總投資逾120億元,計劃于2016年7月前全面建成。
雙向開放,另一向是“走出去”。過去談開放,主要是吸引外資,產品出口,現在更多地強調企業走出去,資本輸出。王中丙說,與東盟合作,湛江擁有自豪感和優越感,湛江的資金、技術、管理、人才方面在東盟國家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已經有企業跨出了“走出去”重要的第一步,極大增強了湛江企業家和市委、市政府堅定對接東盟、深化改革開放的信心和決心。
吳川企業家陳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陳略的神州長城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目前在柬埔寨、老撾、泰國、緬甸、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文萊、新加坡等9國均有在施項目,合同金額超過100億元。陳略表示,目前在已有業務的東盟9國施工項目及投資項目進展順利。“東盟投資機會眾多,建議我們的企業積極走出去,擁抱東盟市場。”陳略如是說。
另一個湛江“走出去”的典型企業是恒福糖業。通過設立境外企業,恒福糖業在柬埔寨王國投資5億美元開發經營制糖業及附屬產業。目前已在柬埔寨柏威夏省開發50余萬畝,實行全面機械化種植。今年3月,日榨蔗20000噸的生產線將竣工投產。據悉,該項目是目前世界單線生產能力最大的全自動化生產線。
王中丙市長實地察看了恒福國際現代制糖農業產業園項目后指出,恒福糖業充分實現了利用國際國內兩種資源和兩個市場,為湛江糖業轉型升級提供了可借鑒的思路,為湛江企業“走出去”樹立了榜樣。
關鍵詞 【項目】
項目為要 加快推進實質性合作
湛江開放,首選東盟;對接東盟,項目為要。沒有落實到一個個實在的項目,一切都將是空談。去年12月,王中丙市長率市經貿代表團赴東盟三國開展經貿交流活動,促成多個項目合作意向,成為今年對接東盟重點推進和培育的項目。
2015年12月4日,在印尼雅加達,湛江奮勇高新區與印尼千禧集團簽署框架協議,以廣東奮勇東盟產業園為平臺,在印尼萬丹省西郎縣一處產業園區,合作共建中國與印度尼西亞“兩國雙園”國際園區,努力打造中印兩國政府間投資合作旗艦項目。“兩國雙園”合作平臺,將有利于日后推動企業雙向“走出去”,開拓市場。
在農業領域開展合作,更能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對許多東盟國家而言,熱帶農產品是優勢。而東盟國家的熱帶農產品走進湛江,通過湛江再輻射全國,這是湛江特別的優勢,因為湛江是東盟海上航程距離最短的節點城市。在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湛江本土企業廣東北部灣農產品批發中心有限公司積極開展對接東盟工作,與泰王國政府中小企業經濟貿易發展委員會(簡稱SME)達成合作。依托北部灣農產品批發市場,在湛江合作建設“湛江-東盟農產品批發展示中心”,通過該中心進口東盟國家優質水果、大米等農產品銷往全國各地。同時,湛江的優質果蔬也可以出口到泰國,實現“買”全球“賣”全球。
北部灣公司負責人林水棲表示,下一步主要工作是籌建“湛江-東盟農產品批發展示中心”以及推進和SME的具體合作,加快和東盟農林海產品貿易業務的開展。今年2月份將開始進口榴蓮干、乳膠枕、紫香米等商品,并逐步擴展到大米、水果、食糖、橡膠等熱門商品,以加快實質性合作的進行。
為確保“湛江-東盟農產品批發展示中心”建設順利推進,市商務局會同有關單位積極爭取國家質檢總局同意我市設立進境水果和糧食制定口岸。
關鍵詞 【未來】
雙向雙贏 提升對外開放水平
對接東盟,前景可期。市商務局以及各有關部門就下一步如何發揮優勢,深化合作,做好全方位的對接進行了思考和規劃。
一方面是打造對接東盟平臺支撐,要充分利用已建成運作的湛江國際快件進出境監管中心和即將封關驗收的湛江保稅物流中心(B型)開展與東盟國家的現代物流合作,推動雙邊和多邊貿易往來。
另一方面是不斷深化與東盟各國政府間往來和人文及文化交流與合作。在開通湛江-曼谷國際航線的基礎上,不斷加密空中航線,爭取開通湛江至泰國布吉島、印尼巴厘島、柬埔寨吳哥或金邊航線;深化港口間合作,加密集裝箱航線,完善海路聯運;繼續深化與東盟港口合作;落實湛江口岸入境游客72小時落地免簽證工作;與東盟國家有關城市結成友好城市等。
在經貿文化交流方面,一些合作項目和事項都已明確。泰國、印尼等東盟國家已經確定,將率團參加今年的中國海洋經濟博覽會,并設置泰國主賓國展覽館;泰國企業家正在湛江建設的大學,計劃于今年9月份開學;湛泰交換生項目將于今年啟動,首期交換50名,交換生范圍涵蓋公務員、大學生、技工等。
對接東盟,深化合作,既是雙向開放也是雙贏機遇,同時也面臨著國際環境的重重挑戰。未來,期待湛江在國家雙向開放的時代潮流中,找準定位,提升對外開放水平,在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實施過程中作出應有貢獻,并不斷提升城市品位,走向更加國際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