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從日前召開的徐聞縣委十二屆八次全會獲悉,該縣的口岸經濟實現了質的飛躍。去年,全縣港口貨物吞吐量1.2億噸,海安新港順利通過省口岸聯檢單位驗收并正式對外開放,成功開辟了海安至港澳外貿航線及海安至海口、湛江內航支線,實現了有港口以來的歷史性突破。
據統計,去年,徐聞縣社會經濟發展迅猛,實現生產總值144.73億元,比2010年增長44.6%;工業總產值40.7億元,比2010年增長37.3%;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03.2億元,比2010年增長19.1%;旅游總收入4.2億元,比2010年增長133%。尤其是該縣的港口經濟突飛猛進,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經濟的發展。全縣港口貨物吞吐量1.2億噸,比2010年增長103.5%;全縣進出口總額7419萬美元,比2010年增長132.1%。
據了解,該縣堅持“黨建為先,經濟為要,生態為重,民生為本” 的發展理念,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譜寫港口新篇。該縣按照國家一級漁港標準,建設好海安漁港;加快推進湛江徐聞港建設;全力推動海安新港升級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完善海安新港碼頭配套設備設施及徐聞口岸一站式通關平臺的相關辦公設施,提高港區服務能力和承載力,加大物流企業引進力度;加快徐聞港(南山)臨港物流園區建設,著力做活了港口商貿經濟。
會議還描繪了今年港口經濟發展的藍圖。該縣將夯實碼頭港口平臺。加快湛江徐聞港建設,推動海安新港升級為國家一類開放口岸,完善海安新港碼頭配套設備設施及徐聞口岸一站式通關平臺的相關辦公設施,提高港區服務能力和承載力。其次,夯實沿海通關平臺。積極融入“三地七方”區域通關協作,加強與南寧、海口等地的港口合作,打造對接中南、西南,面向東盟的進出口物流大平臺,不斷開辟新航線,提高貨運集裝箱水平,提升徐聞口岸貨運市場競爭力。再次,夯實物流配套平臺。加大物流企業引進力度,爭取設立東盟集貿區、保稅區(倉)。加快徐聞港(南山)臨港物流園區建設,包括以港口配套為主的倉儲、運輸、配送、分撥、包裝加工、車船服務等綜合性臨港物流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