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湛江調查隊了解到:為了解2016年新年伊始湛江市企業用工情況,其最近抽選了11家勞動密集型企業進行走訪開展用工情況調研,其中涉及6家大中型制造業企業和5家大中型住宿餐飲業企業。
調查結果顯示:新春湛江企業用工需求總體穩定,但企業普遍存在招工難與留工難問題;而招工薪酬持續上漲,導致企業用工成本整體上升,值得密切關注。

南粵春暖招聘會現場。
走訪:熟練技工青黃不接
湛江的糖廠主要分布于遂溪、徐聞、雷州等縣(市),絕大部分都是擁有幾十年歷史的老企業。在走訪中發現,湛江傳統大型制糖企業面臨著比較嚴峻的用工困境。受訪的遂溪縣某糖業有限公司甘蔗開榨日期是2015年12月至今年的3月份,共4個月,在開榨期間糖廠工人能夠領取相對足額的工資;而在非開榨期間,工人只能領取每月800元的基本收入,比2015年湛江市最低工資標準每月1210元還低410元,這導致公司招工難度逐年增大。其中,用工最短缺的是煮糖、熬糖等熟練技工。根據公司人事部門負責人反映,該廠目前的8個熟練煮糖工將于明年退休,而當前公司經營處于虧損狀態,招聘技術人員薪酬水平相對偏低,在明年榨季將因無法招聘到熟練煮糖工而面臨后繼無人的困境。
在走訪中發現,湛江企業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留工難的難題。受訪的湛江市某化工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就表示,企業每年都能從校園招聘到預期數量的應屆本科畢業生,但因工作環境差,新入職的本科生往往會在兩年之內選擇離職,留工難的問題常常困擾著企業。

南粵春暖招聘會現場。
分析:企業招工壓力較大
在調查的這11家企業中,有3家企業新春招工人數同比有所增加,占比27.3%;有6家企業招工人數同比持平,占比54.5%;只有2家企業招工人數有所下降,占比18.2%。
從招工進度看,調查的11家企業共計劃招聘員工人數1088人,截至目前已招聘員工750人,完成招工計劃的68.9%。其中,有4家企業已完成招聘計劃,占比36.4%。從不同行業類型企業招工情況看,行業成長性穩定、管理規范、員工待遇穩定改善的企業均順利完成招聘計劃,而經營狀況不穩定、管理欠規范、員工待遇未能跟上經濟社會發展大趨勢的企業招工壓力較大。
在問及“企業招聘普通員工難易程度”時,9.1%的企業表示“很難招聘”,27.3%的企業表示“比較難招聘”,45.5%的企業表示“招聘難度一般”,18.2%的企業表示“比較容易招聘”,沒有企業表示“很容易招聘”。而在問及“企業招聘具有專業技術水平的員工難易程度”時,27.3%的企業表示“很難招聘”,45.5%的企業表示“比較難招聘”,18.2%企業表示“招聘難度一般”,9.1%的企業表示“比較容易招聘”,沒有企業表示“很容易招聘”。分析兩組數據可見,湛江市企業目前仍存在著比較嚴峻的招工難問題,尤其是具有專業技術水平的員工招聘難度更加突出,結構性招工困難已成為常態。
在問及“與上年同期相比,今年新招聘員工每月薪酬變化情況”時,72.7%的企業表示新招聘員工薪酬將有所上漲,其中27.3%的企業表示上漲5%以內,27.3%的企業表示上漲5%-10%,9.1%企業表示上漲10%-20%;其余的27.3%的企業表示新招聘員工薪酬與去年同期持平;沒有企業表示薪酬下降。在問及“企業當前面臨的突出問題”時,在調查的11家企業中,有8家被訪企業認為用工成本上升快是企業當前面臨的第一大問題,占比72.7%。
建議:搭建平臺積極引導就業
針對當前企業存在的用工問題,國家統計局湛江調查隊建議:
搭建信息化就業平臺引導就業,促進本地居民屬地就業。為解決招聘渠道狹窄的難題,政府和各企業應當共同努力尋找方法,搭建多種形式的交流服務平臺,積極吸納優秀人才。比如充分利用湛江市各級人力資源市場和其他渠道,及時發布招聘消息,保障招聘的時效;定期舉行專場招聘會,吸納農村轉移勞動力進行二次就業,充分保障本市用工崗位優先滿足本市勞動力的就業需求;由各級人社部門聯合職業培訓機構,組織開展短期職業培訓,送課程入企業,送培訓入社區,定向培養行業亟需人才,保障特殊工種人才的供應。
鼓勵創業增加就業崗位,促進勞動力市場供需兩旺。一方面是推進商事登記制度改革,降低企業登記注冊門檻,增加市場主體數量;另一方面是鼓勵創業,建立企業孵化基地,引導大眾創業,對新興行業企業實施稅費減免、加強財政扶持等優惠政策,激發全民創業熱情,最終促進市場經濟繁榮,同時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以期達到勞動力市場供需兩旺的狀態。
引導企業規范管理,提升人才吸引力。各級政府相關部門應加強督促企業履行勞動法,簽訂規范的勞動用工合同,落實基本的勞動保障政策。建立健全“五險一金”等勞動保險繳納機制,保障務工人員從業基本權益;完善職工工資正常增長機制,增強就業的吸引力。應加強引導企業參考勞動力市場工資指導價位,確立合適的工資水平,增強企業的吸引力。同時,各類企業要充分認識自己所承擔的社會責任,努力促進職工工資與企業經濟效益同步增長,使廣大職工能夠及時分享企業發展的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