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記者從國家統計局湛江調查隊了解到,自從2014年3月份我市實施《注冊資本登記制度改革方案》以來,企業準入審批全面優化,市場活力明顯增強,激發了全民創業創新的熱潮。
此項跟蹤調查樣本抽選范圍是全市2014年4月至7月登記注冊市場主體中的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調查樣本量為118家單位。其中小微企業56家,個體經營戶62戶。抽樣跟蹤調查顯示:改革實施以來,我市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創業熱情高漲、實力不斷壯大、吸納就業能力增強,改革成效初步顯現。但是當前市場競爭激烈,市場需求低迷導致經營壓力加大,大眾創業仍需配套政策持續扶持。
亮點——新注冊單位多首次創業熱情高
在全部調查樣本中,共涉及十二個行業門類。其中,批發零售業比重最高,約占41.5%;其次為制造業,占比17.8%;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占比10.2%,位居第三;其余行業占比按高低次序依次為住餐業、居民服務業、建筑業、信息傳輸服務業、交通運輸業、采礦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金融業、采礦業。從地域分布看,樣本單位涉及10個縣(市、區)。
據悉,工商登記制度改革以來,湛江逐步形成了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業帶動就業的氛圍,我市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創業熱情明顯提高。從設立情況看,新注冊企業及個體經營戶占調查單位總數的83.9%;從創業情況看,46.6%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屬于首次創業。在首次創業者中,9.3%是大學生首次創業。
工商登記制度改革實現了市場主體成立的便利化,在我市營造了寬松平等的準入環境,行政許可辦理更加順暢。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有90.7%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已完成全部行政許可辦理,1.3%的單位完成了部分許可辦理,還有8.0%的單位是不需要辦理許可證的。
發展現況——政策利好持續釋放稅費負擔逐步減輕
隨著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運營的漸趨穩定,經營規模不斷壯大。據調查,75家正常營業的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2015年營業收入為8592.10萬元。其中,第四季度營業收入1845.0萬元,戶均24.6萬元,同比增長10.9%。截至2015年末,正常營業的75家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戶均資產總計為62.85萬元,比2014年同期增長10.1%。
近兩年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陸續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實行結構性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稅費負擔逐步減輕,有力地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在全市的蓬勃開展。跟蹤調查顯示,正常營業的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每季度戶均交納的各種稅金逐季度下降,2015年第四季度戶均稅金支出比2014年第三季度減少58.9%;戶均交納各種費用支出也逐季度下降,2015年第四季度戶均費用支出比2014年第三季度減少29.8%。
隨著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逐步發展壯大,吸納的從業人數持續增長。與此同時,由于其從業門檻較低,源源不斷地為社會提供就業機會,帶動就業的作用日益顯現,從而有效地增加了居民收入。2015年末,75家調查樣本單位從業人員人均月薪酬為2229.33元,同比增長5.0%。
面臨問題——融資難依然存在 “互聯網+”模式偏少
當前,融資難依然制約著小微企業的發展。尤其對正在創業的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而言,由于規模普遍較小、實力明顯不強,從銀行融資則更為不易。
據調查,2015年第四季度,在全部75家正常營業單位中有融資需求的單位32家,只有11家單位成功獲得融資。從融資情況看,在有融資需求的樣本單位中,有65.6%的單位沒有獲得融資,有21.9%的單位僅獲得小部分融資,有6.3%的單位獲得大部分融資,只有6.3%的企業和個體戶獲得了全部融資。從融資渠道看, 27.3%的單位從銀行貸款,54.5%的單位向個人借款,9.1%的單位從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典當行融資。融資難的存在,導致一些小微企業雖有產品、有技術、有市場,但沒錢擴大再生產,發展受到制約。
一些小微企業及個體戶抗風險能力較弱,生產經營面臨壓力加大。而且從經營管理方式看,在75家正常營業的單位中,有70家單位沿用傳統的經營管理方式,占比93.3%;只有5家單位融合“互聯網+”進行經營管理,占比6.7%。這反映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經營理念還未跟上快速發展的互聯網時代。
對策建議——政策扶持促小微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切實釋放“新紅利”,營造雙創良好氛圍
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加大政策扶持,不斷優化發展環境,在資金支持、市場開拓、人才培養、創業服務、技術創新、稅費減免、貸款融資等方面精準施策,支持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的成長和發展。調查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80%的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享受到稅費減免優惠政策,在享受現有優惠政策的同時,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也期盼政府持續出臺更多的優惠政策。
●完善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積極服務大眾創業創新
各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應大力推進小微企業信息咨詢、人才培訓、技術支持、創業輔導、市場開拓、管理咨詢、融資擔保等服務平臺建設,完善服務體系,擴大平臺的影響力,使平臺充分發揮作用,成為大眾創業的好幫手,也為政府各部門解讀宣傳政策拓寬渠道。
●多措并舉,促進小微企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
近兩年來,利用互聯網創業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和優勢。因此,各級政府應積極引導新設立小微企業和個體經營戶走上“互聯網+”融合發展之路,從而形成“萬眾創業”、“人人創新”的新態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