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昨日召開的市委全會獲悉,湛江全面深化改革實現良好開局,經濟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取消、調整行政審批事項189項,全面完成納入省工商登記制度改革試點相關工作。
成效:市場主體明顯增加 創業帶動明顯增強
1月26日,記者從湛江市工商局了解到:2012年下半年,省把湛江列為“市場監管體系建設試點市”。我市搶抓這一難得機遇,先行先試,主動作為,大膽探索,勇于創新,在粵東西北地區中率先啟動商事制度改革,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商事制度改革的新路,有效釋放了市場活力,取得了明顯成效。
其中,湛江市場主體明顯增加,兩年來我市新增市場主體6.3萬戶,目前市場主體達20.3萬戶。特別是2013年市場主體增速高達56%,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排全省第二,粵東西北第一。
而且,創業帶動明顯增強,兩年來我市新增私營企業8605戶,個體工商戶5.28萬戶,兩項增量占市場主體增量的97.4%;個體私營經濟從業人員增加31.94萬人,累計達50.33萬人。湛江營商環境也明顯優化,我市全力改善政務、誠信、治安和交通四大環境,降低企業營商成本,吸引多元投資,2014年固定資產投資達1020.8億元,增36.2%。
探索:走出商事制度改革新路
據介紹,圍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湛江主要進行了三方面的有益探索和實踐:
我市堅持先行先試與全面推進有機結合。湛江不是省的“商事制度改革試點市”,但我市堅持先行一步,大膽試驗。2013年10月我市出臺了湛江市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方案及系列實施辦法,在全省率先推出工商登記“兩個一”服務:一是登記事項一個窗口許可,將原分散的工商登記事項全部集中到一個窗口受理、審批,實現“一站式”服務。二是企業登記注冊一體化,全市任一工商登記窗口均可受理全市范圍內企業登記申請,實現“就近受理、遠程核準”,打破企業登記注冊區域壁壘,企業辦照更加方便快捷。在改革實踐中,曾兩小時為寶鋼湛江鋼鐵有限公司辦結注冊資本變更手續,1小時辦結光大銀行湛江分行設立登記,不斷刷新“湛江速度”。
我市堅持“先照后證”改革與精簡行政審批有機結合。推行工商登記從“先證后照”向“先照后證”改革,大幅精減工商登記前置審批,108項審批事項改為后置,只保留13項前置審批登記事項,前置審批事項壓減近九成,最大限度放開一般生產經營活動,從根本上解決“辦照難”問題。我市還全面清理和調整行政審批事項,堅持政府“主動瘦身、自我削權”,先后調整、取消、下放行政審批282項;簡化工商注冊程序,登記事項由原來12項減少到8項,營業執照由15種減少到1種,各類法律文書表格減少三分之二。并且,創新審批服務方式,健全網上辦事大廳,市直55個部門1012項政務服務事項進駐省網上辦事大廳湛江分廳,31個部門實行網上受理、審批和辦結;建立市、縣、鎮、村四級服務體系,推行電話、手機、微信、微博辦理。通過改革,市場主體排隊辦照不超過5分鐘,等候不超過1小時,名稱預先核準當場辦結,執照1個工作日發出,最長不超過5個工作日。
我市還堅持寬進與嚴管有機結合。在推進“寬進”措施落地方面,將注冊資本由實繳登記制改為認繳登記制,先證后照改為先照后證,企業年檢改為年度報告公示制度,簡化住所登記手續,實施“住改商”、“一址多照”,申請人提交場所合法使用證明即可予以登記。并逐步建立“嚴管”機制,建設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平臺、行政審批信息管理平臺和公共信用信息數據庫。堅持“誰負責審批、誰負責監管”和行業監管有機結合原則,落實后續監管部門職責,出臺湛江市市場主體住所登記管理規定,建立經營場所分類管理、部門協作機制。健全“一處違法、處處受限”的信用約束機制,開通“黑名單查詢系統”和“信用湛江網”,完善失信懲戒機制,讓失信者寸步難行,讓守信者一路暢通。推行年度報告和即時信息公示制度,建立經營異常名錄和嚴重違法企業名單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