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6日,雷州市松竹鎮特種稻種植基地,工作人員正駕駛收割機在800畝的特種稻田里進行收割。 記者 劉冀城 吳智恒 航拍
“這800畝特種稻獲豐收意義非同小可,在未來兩年,將可改寫整個雷州東西洋傳統水稻種植格局。”站在雷州市松竹鎮源泰農業特種稻種植基地上,望著眼前800畝特種稻收割的喜人場景,作為這片特種稻的主要研發技術人員,年過七旬的育種專家陸希聲笑逐顏開。
26日,素有“廣東第一田”美譽的雷州東西洋首批特種稻開始收割。當天上午,記者在松竹鎮東洋稻田特種稻種植基地上看到,由廣東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培育出來的特種稻色澤光亮,顆粒飽滿,分別呈紅色和黑色,長勢喜人。
一直以來,紅米、黑米等特種米因含豐富的微量元素,具有保健養生功能受消費者追捧,在國內外市場供不應求。據陸希聲介紹,傳統的特種水稻一是產量低,畝產一般在400斤左右,且口感比較粗糙,難以下咽。而由源泰公司研發培養出的種子種植出紅、黑稻谷產量大幅提升,其中紅稻谷從過去傳統品種的每畝400斤提高到現在每畝850斤,黑稻谷從過去每畝300斤提高到現在的700斤,且口感不遜色于普通白米。

6月26日,雷州市松竹鎮特種稻種植基地,田野里的特種稻。 記者 劉冀城 攝
在特種稻研發領域深耕45年,陸希聲曾多次獲得省科技獎,共培養出33個水稻品種通過了國家和省級審定,目前擔任源泰公司副總經理。據他介紹,目前國內很多專業公司和種植大戶都想連片種植紅、黑水稻,但由于各種因素,鮮有大規模種植。他說,由源泰培養出的特種稻比傳統水稻產量略低,但市面價格比傳統白米高出一倍以上。隨著這800畝特種稻成功收獲,對整個片區的特種稻推廣種植起到很好的示范帶動作用,在未來兩年,將改寫雷州東西洋水稻種植格局。
湛江是農業大市,特別是雷州連片20多萬畝的東西洋地勢平坦,生態優良,種植條件優越,但由于種種原因,一直未能培育出叫得響的大米品牌。源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將以紅、黑稻谷為“名片”,以雷州東西洋為核心,推出代表雷州東西洋的特種大米,到2017年,全年種植面積預計將達到20萬畝,傾力打造中國紅米之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