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湛江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努力營造公開透明的政策環境、高效務實的行政環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減少對民間資本的不合理限制,聚力推動民營經濟大發展”。近日,湛江市委十屆第131次常委(擴大)會議通過的《湛江市關于進一步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中提出:“將進一步優化政策環境、政務環境、服務環境、人文環境,促進民營企業發展”。毋庸置疑,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政府將會以具體行動來“照亮”湛江民營經濟的未來之路。
如是,政府將如何行動?“互聯網+”的運用無疑是一個好的回答。
所謂“互聯網+”,本質上是傳統產業的在線化、數據化,更是探索新模式、培育新產業、發展新業態。2015年12月,《中共湛江市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提出:“十三五”期間,湛江市將加快發展物聯網和智能制造,推動云計算產業發展及大數據管理應用共享”。之所以提出“互聯網+”,是因為要與經濟發展的總體要求相適應。因此,政府應在以下方面付諸行動。
第一,轉變觀念與思維。隨著“互聯網+”和信息生產力的快速滲透,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在此背景下,如果生產同質產品的企業容易發生對抗競爭,那么從事多樣化異質服務的企業則很容易產生合作動機。以此來看,經濟社會的發展即將進入合作、共享、協同與共贏的時代。因此,相關部門應摒棄以往對內信息割裂、獨享,對外不愿公開信息的觀念與做法,思維方式上從孤立式轉向合作共享式。
第二,建立政府信息資源“云平臺”。運用“互聯網+”,政府可建立信息資源“云平臺”,實現政府信息資源統一規劃、統一建設、共同管理、共同使用。對內能夠推進各部門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對外在重點領域公開信息、開展信息惠民行動。一方面,有助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有助于政府改革,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和政府治理能力。
第三,探索大數據、應用大數據?;诖髷祿?,既能夠驅動創新,增加創業機會,亦能夠幫助政府轉變職能、提高辦事效率,作出更好、更快的決策。鑒于此,政府應做好戰略規劃,成立一個牽頭部門,推進相關基礎數據庫及數據中心建設,幫助政府分析、應用大數據,促進公共服務面向公眾、社會更加精準化、多元化,以此助推我市民營經濟發展。第四,加快公共服務與互聯網技術平臺對接應用。搭建“政府機構數據—公共服務平臺—互聯網入口—公眾”的鏈條。促使公共服務的提供做到一站式的同時,亦給社會、公眾帶來便捷,同時為我市民營經濟的發展壯大提供優良的政務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