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被稱為互聯網金融元年,特別是余額寶的橫空出世,攪得傳統金融機構與平臺風起云涌。2014年互聯網金融依舊熱度不減,以廣東南粵銀行為代表的區域性銀行紛紛加快了對互聯網金融的布局。
有數據顯示,現在共有12家銀行已經上線了直銷銀行,而廣東南粵銀行推出的直銷銀行——“南粵e+”,目前已經在移動化和客戶體驗方面領跑區域性銀行,實現了客戶零門檻隨時隨地的服務接入,并陸續推出了“南粵e盈”“南粵e融”等高收益理財產品。
再造一個虛擬銀行
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有一句話很經典的話,“投百萬,你給我百萬的收益;投一萬,你給我一萬的收益;投一塊,你給我一塊的收益就好了嘛!”。
而記者登陸“南粵e+ ”發現,其推出的“南粵e盈”有著零門檻、隨買隨贖、收益保障、靈活變現的特點,真正讓一塊錢也能產生收益;而“南粵e融”的預期收益率則達到了6%,遠超同期“寶寶”類產品。
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在傳統的金融體系下,一塊錢根本就不算錢,許多資產不足、積蓄不多的草根人群是沒機會參與理財投資。因為,客戶在銀行線下網點辦理一筆1萬元的理財業務跟辦理一筆100萬元的理財業務成本幾乎相同,如果不設定理財門檻,銀行的成本“將不堪重負”。
“直銷銀行服務一萬個客戶和服務一百萬個客戶,在運營成本上是不會有什么大變化的。”有業內專家指出,由于互聯網的“長尾效應”,使得“南粵e+”的運營成本和邊際成本是在無限降低的,這也是“南粵e+”不僅能夠提供“快”的服務,還能夠給出“高”收益的關鍵。
“互聯網金融領域是銀行實現‘彎道超車’的機會點。”廣東南粵銀行董事長韓春劍也認為,抓住互聯網大數據時代的機遇,通過網絡技術提升企業融資及個人客戶服務能力,才能更好的彌補廣東南粵銀行的短板,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也正是基于廣東南粵銀行領導層對互聯網金融的清醒認識,其通過互聯網再造一個虛擬銀行的計劃正穩步推進。據悉,該行在大力發展互聯網金融的同時,還在一年之內完成個人網銀、企業網銀、手機銀行、微信銀行、移動支付等互聯網業務渠道建設,走完了許多銀行花五到八年才能走過的道路。
搶互聯網金融先發優勢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領跑直銷銀行的大多是區域性商業銀行,而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布局方面,區域性商業銀行的業務更是超前國有大行很多。這也許和區域性商業銀行比國有大行更為輕便靈活,沒有沉重的線下業務包袱,能更迅速地調整業務方向有關。
以廣東南粵銀行為例,該行早在去年6月就已成立了網絡銀行部,并在今年9月上線了直銷銀行“南粵e+”。在產品的設計上,廣東南粵銀行還率先引入了跨境電商數據,并在跨境融資方面積累了一定的經驗。隨著業務的不斷發展,為了實現戰略轉型,在今年10月更實行機構改革,網絡銀行部更名為互聯網金融事業部,意在進一步簡政放權,提高決策效率,加快前進的步伐。
據記者了解,廣東南粵銀行目前已與一家知名跨境電商達成合作,在海量交易數據的基礎上,將利用互聯網大數據分析技術進行輔助風險管理,發放經營貸款;對電商賣家,廣東南粵銀行還提供跨境支付服務,發展匯兌結算業務;并相繼與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等建立合作關系。
廣東南粵銀行互聯網金融事業部總經理徐義龍表示,下一步,“南粵e+”還將提供智能存款“南粵e存”,以及P2B理財產品等,使“南粵e+”的業務體系進一步完善。
據其介紹,在跨境電商網絡貸款上,廣東南粵銀行將主要針對電商平臺的商戶,并結合平臺大數據和其他線下征信措施,發放信用貸款。并按照其信用評估模型,為每個商戶進行期限為2年的總額授信,在50萬額度范圍內商戶可隨借隨還。
“互聯網與金融深度融合是未來的必然趨勢,而互聯網金融將成為商業銀行未來的重要藍海。”韓春劍表示,搶先布局互聯網金融將有助于建立和提升客戶對銀行的認可和忠誠,進一步實現客戶將廣東南粵銀行從“名單銀行”到“次主辦銀行”到“主辦銀行”的逐步遷徙,實現線上對線下的積極反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