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在湛江海事局的現場護航下,全球首創漂浮式動力定位養殖網箱型工船試驗平臺“湛江灣1號”緩緩進港,駛入湛江招商國際郵輪港碼頭并安全靠泊。這艘被稱為“海上移動牧場”的“鋼鐵巨鯨”,歷經數月試航與調試,終于回到湛江,即將開啟深海養殖的新征程。

“湛江灣1號”。 通訊員王推陳 攝

“湛江灣1號”順利靠泊。 通訊員王推陳 攝
據介紹,“湛江灣1號”于5日7時從湛江港6號浮標拖航進港,整個拖航船組吃水5.2米,拖帶長度295米,拖帶寬度66米,拖帶高度42米。受體型龐大、功能特殊影響,加之臨時靠泊郵輪港碼頭,本次航行面臨航道環境復雜、船舶操控精度要求高等多重挑戰。為保障該船安全進港,湛江海事局指揮中心提前啟動專項安全保障機制,構建“海陸空”立體防護網,針對該船動力定位特性定制“一船一策”方案,明確推薦航路、拖輪配置及應急響應流程。

海事執法人員全程護航。 通訊員鄧豪 攝
拖航前,該局船舶交通管理中心發布航行警告,通過VHF循環播報拖航計劃,提醒過往船舶注意航行動態。進港期間,東海島海事處派出“海巡09047”、霞海海事處協調“海巡09691”船接力護航,如“貼身保鏢”般驅離航道附近礙航漁船,通過甚高頻不斷提醒無關船舶避讓,并在航道轉彎處、海灣大橋等重點區域提前提醒船舶禁止會遇,保障“湛江灣1號”一路暢通。同時,湛江航標處聯合霞山海事處實施“空中+水上”協同巡查,通過無人機加強航道通航環境和航標巡檢,排查隱患,確保航道通航秩序和導航設施效能正常。靠泊期間,警戒船繼續值守,海事部門對碼頭上下800米水域實施臨時交通管制,為該船筑牢水上安全屏障。
湛江云媒客戶端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