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員參觀廣東匯通乳膠制品集團有限公司。
11月20日至21日,廣東北部灣產業園內氣氛熱烈,近50名來自湛江各行業的青年企業家代表齊聚一堂,參加第六期湛江市“創二代”(青年企業家)創新能力提升培訓班。這場由湛江市工商聯主辦通過多元化教學模式,系統提升青年企業家創新能力和經營水平的培訓,不僅是又一次集中“充電”,更是湛江市系統化推進民營經濟代際傳承與青年企業家培育“系統工程”,為民營經濟注入新生力量的生動縮影。
系統謀劃:從“零星培訓”到“育林工程”
湛江的青年企業家培育并非零敲碎打,而是一項著眼長遠的系統工程。由市委統戰部與市工商聯聯合制定的《“創二代”(青年企業家)素質能力提升培訓工作的實施方案》,為此項工作繪制了清晰藍圖。培訓對象精準錨定40周歲以下的企業傳承者與創業先鋒,尤其側重已在商協會中嶄露頭角、具備良好潛力的青年才俊。每期規模控制在40至50人,確保教學互動質量與學習效果。
培訓模式上,創新采用“1+1+N”體系,即“市委黨校+北部灣農產品流通綜合示范區+參觀研學”,有效打破了傳統課堂邊界,實現了黨性錘煉、理論賦能與實踐探索的深度融合。
課程設置堅持政治引領與能力提升并重,既涵蓋國家大政方針、省市發展戰略解讀,也囊括現代企業管理、風險防范、法律法規、品牌建設、新質生產力等前沿實用知識,并融入紅色教育、鄉村振興、龍頭企業考察等豐富環節,形成了科學完備的培養閉環。
“我們的目標不是簡單地舉辦幾場培訓,而是要構建一個可持續、系統化的人才培養生態。”湛江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分時段、分專題常態化開展,每年1—2期的穩定頻率,確保了青年企業家能夠持續獲得新知、拓展視野。
精準施教:從“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
湛江市工商聯打破傳統“大水漫灌”的教學方式,每一期培訓班都力求成為一頓精心調配的“營養大餐”,緊密對接時代脈搏與企業實際需求,為“創二代”和青年企業家賦能增智。“這不僅是能力提升班,更是青年創業者的交流盛會,讓我們在學習交流中獲益良多。”學員曹華梅表示,期待培訓班越辦越好,讓更多青年創業者受益。
強大的師資力量是精準施教的保障。培訓班匯聚了市委“兩新工委”宣講團、湛江市委黨校、北京大學、浙江大學、上海財經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范學院、北京市盈科(湛江)律師事務所等機構的專家學者和資深專業人士,組建起一支涵蓋理論與實務的復合型教學團隊,確保課程內容既有前瞻性,又具落地性。
打造“湛商成長課堂”品牌是一大亮點。通過“傳承接力”對話,邀請如廣東省工商聯副主席、湛江市工商聯主席林水棲,廉江市工商聯主席陳逸等經驗豐富的企業家分別結合自身創業歷程,勉勵青年企業家既要敢闖敢拼、保持奮斗激情,也要腳踏實地、誠信經營,在守正創新中實現企業與社會共同發展,激發代際間的思想碰撞。
培訓還特別設置“趣味課堂”,推動學員從“聽講者”變為“分享者”,鼓勵青年企業家走上講臺分享心得,如第一期培訓中,多位青年企業家就圍繞“產業融合升級與智慧化發展”主題,結合參訪體驗與企業實際,暢談創業守業心得,形成互學共進的良好氛圍。
實踐教學是“湛商成長課堂”的另一特色。每期培訓班均組織學員深入龍頭企業、科研基地等參觀見學,如龍健集團、國聯水產、華強電器等,直觀感受科技創新與先進管理。這種“移動課堂”讓學習更加立體生動。
此外,市工商聯還積極探索“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模式,組織企業家赴北京大學、浙江大學等研學進修,并深入當地優秀民營企業開展考察交流,邀請行業專家開展定制化指導,推動形成“學習-實踐-提升”良性循環。
“在這期的現場教學中,我們參觀了兩家科技企業——廣東匯通乳膠制品集團有限公司和湛江拉多美科技有限公司。”湛江市臻辰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謝靜靜表示,“這些企業通過技術創新,將傳統產品賦予高科技含量,大大提升了市場競爭力的做法,讓我深受啟發。我意識到,傳統產業通過技術創新與管理創新,同樣可以煥發勃勃生機。”
湛江市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繼續完善培訓體系,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培訓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有效化解民營企業代際傳承可能出現的斷層風險,充分激發青年企業家的創新活力與擔當精神,努力打造一支與湛江發展同頻共振的優秀青年企業家隊伍。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