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1月19日電(記者樂文婉、王沁鷗、周暢)17日晚,湖北隊李澤洋在第十五屆全運會男子百米決賽中以10秒11奪得金牌,成為全運會歷史上首位“00后”百米冠軍。

11月17日,湖北隊選手李澤洋(左三)在沖線后慶祝奪冠。新華社記者 黃偉 攝
這是自十二運會以來,男子百米決賽首次沒有蘇炳添或謝震業的身影。8名參賽選手全部為“00后”,中國男子短跑的新時代已然開啟。
賽后,不少媒體記者都很好奇,這位從未有過國家隊參賽經歷的“神秘飛人”,究竟是誰?
做夢都沒想到的金牌
比賽當晚,第七道,一個瘦瘦高高、戴著半框眼鏡的青年顯得有些“文氣”。“但我不是學霸。”李澤洋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只是我不戴眼鏡會看不清,可能對比賽更不利,所以我戴了鏡腿有固定器的眼鏡。”
指令槍響,選手們如離弦之箭。
前半程,李澤洋一度被兩側的短跑名將鄧信銳和陳冠鋒壓制。

11月17日,廣西隊選手鄧信銳(右二)與湖北隊選手李澤洋(右三)在比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但在后半程,李澤洋一步步殺出重圍,最終以領先亞軍0.04秒的優勢撞線。
隨后,他愣住了。壓根沒想過會奪冠的他機械地舉手,向著看臺鼓掌。
“做夢都沒想到我會得金牌。”李澤洋說,“全運會冠軍以前只屬于電視里的‘三巨頭’(蘇炳添、謝震業、張培萌),我最多只敢想進入前三名。”
百米決賽后,李澤洋醒著好像在做夢,但想入夢也并非易事。
盡管他看起來好像很鎮定,可大腦的興奮卻難以抑制,當晚直到凌晨四五點,輾轉反側的李澤洋才入睡。
半路出家的跑者
時針撥回2015年夏天。
世界田徑錦標賽在北京舉行,15歲的李澤洋拜托爸爸帶他去現場看看。走進“鳥巢”,博爾特、加特林、蘇炳添、張培萌……一位位短跑名將飛一般從他眼前掠過。
那一年,他只是個跑得比同齡人快一點的高中生。當時的他并沒有想到,有一天這樣的賽道會屬于他。
次年,為了考上更好的大學,李澤洋決定“試試短跑”。于是,他在學校體育老師的指導下,開始業余訓練。“沒想到自己能走專業體育道路,但后面越跑越好,就堅持下來了。”
2018年,李澤洋憑借一級運動員身份考入武漢大學,成為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本科生。不久后,他被選入湖北省田徑專業隊,開啟正式專業訓練。
“他的小腿長,靈敏性、協調性、爆發性都不錯,是個很有天賦的小孩。”曾任湖北省體育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的潘奇回憶道。
訓練半年后,李澤洋的成績從10秒90穩定提升至10秒70。2019年,在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體校甲組100米決賽中,李澤洋一鳴驚人,以10秒40斬獲金牌。

2019年8月15日,李澤洋(左一)在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田徑項目體校甲組男子100米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鞠煥宗 攝
于是,19歲的他被抽調進國家隊。在那里,他見到了自己的偶像蘇炳添,還隨隊赴美國參加集訓。“當時,我接受專業訓練才一年時間,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是人生絕對的高光時刻。”李澤洋回憶道。
但他沒想到的是,走進“高光時刻”的同時也陷進泥潭。
不斷變慢的“天才”
在美國的訓練時間短,一節課兩個小時,但強度極大。“當時一起去美國的運動員都是從小經過專業訓練的,澤洋是業余出身,雖然有天分,但他的基礎很薄弱。”潘奇說,國家隊給湖北省隊反饋,李澤洋的情況是“基礎薄弱、專項不夠、跟不上節奏”。
難以適應的李澤洋身體陸續出現傷病。備受打擊的他離開了國家隊。此后,從2020年至2023年,他的成績從未再突破10秒40,比賽成績甚至變得越來越慢。
“跟我一批的選手,都跑到10秒零幾了,我還在10秒50,我感覺自己可能就這樣了。”李澤洋說。

2021年9月20日,李澤洋(左一)在第十四屆全運會田徑項目男子100米預賽中。新華社記者 李一博 攝
2023年,看著久久沒有起色的成績,他萌生了退役的念頭。“我跑不出來了,做什么對我來說都沒有差別了。”
于是,李澤洋決定回家考研,想借此將自己的注意力從短跑上挪走。接下來半年,他一邊養傷,一邊備考體育專業研究生,但內心始終有一個聲音——“我不甘心。”
時間會給出答案
2024年春節期間,考研成績不理想的李澤洋,決心再搏一次。
“離隊半年又回來重新訓練的運動員,不多見。回來了還能練出來的,更是寥寥無幾。”潘奇說,“但半年的沉淀,對李澤洋來說或許是好事。他的心理、傷病都得到逐步恢復,思想也更加成熟。”
那半年,李澤洋確實思考了很多。“以前,我覺得自己有天賦,只要正常訓練,慢慢我就能成為蘇炳添。后來,我想明白了,短跑是非常復雜的學問,需要堅持不懈的努力,不僅要研究技術、控制力量,還要預防傷病,漲成績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轉變思路、找對方法后,李澤洋逐步突破了瓶頸。2024年9月,他在全國田徑錦標賽跑出10秒26;今年8月,他在全國田徑錦標賽跑出10秒16;本屆全運會男子百米預賽,他更是跑出10秒08,不斷刷新著個人最佳成績。

11月17日,李澤洋在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新華社記者 肖藝九 攝
回想當時重啟專業訓練的決定,李澤洋說:“我只是單純喜歡短跑這項運動,想知道自己到底能走多遠。如果我不能堅持的話,以后的工作、生活,我真的干什么都無所謂。”
如果能回到過去,李澤洋想告訴當時因自我懷疑而痛苦的自己:“能堅持的話,還是再堅持一下吧。因為時間是很神奇的東西,它會改變一些思想和事物。如果覺得迷茫,可以讓時間來把它沖淡。”
創造歷史后,李澤洋依舊克制清醒。
“我們這一批‘00后’甚至是‘05后’的(短跑)運動員都非常優秀,就算我拿到了冠軍,我的PB(個人最佳成績)還是不如何錦櫶、鄧信銳、陳冠鋒,我還是要繼續努力,和兄弟們一起把中國短跑的大旗給扛起來。”
“希望我能盡量把狀態保持到明后年,爭取參加亞運會、北京世錦賽,向世界展示中國速度。”李澤洋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