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廣東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舉辦“繼續教育與高質量發展研討會”,共同探討新時代繼續教育改革與發展路徑。
活動當天,與會人員參觀廣東海洋大學校史館。
研討會上,思想碰撞與經驗交流熱烈展開。約130位來自繼續教育領域的專家學者、各教學點負責人、政府部門代表、企事業單位代表、校友代表及學員代表齊聚一堂,圍繞生物發酵飼料的新工藝新產品新標準研制、農業職業應用人才培養、非學歷教育培訓等關鍵議題深入研討交流。“研討會的專家授課干貨滿滿,新種植理念和技術方法不僅能直接賦能企業發展,更能帶動旗下數百農戶革新種植模式,推動農產品產業提質增效。”湛江本土農產品種植銷售企業家、2023年廣東省農業經理人培訓班學員唐銘凱專程參會,他直言繼續教育的系統學習讓自己的農業專業素養和企業管理能力實現“雙提升”。
廣東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湛江交通教學點負責人周小樂同樣備受鼓舞:“眾多優秀校友在崗位上發光發熱、貢獻社會,這更堅定了我們的信心,未來必將培養更多留得住、用得上的實用型人才。”“本次研討會集思廣益,為學院后續高質量推進繼續教育工作筑牢了基礎。”廣東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安立龍表示:“下一步,我們將積極借鑒兄弟院校的成功經驗,精準對接社會發展、產業升級與行業進步的現實需求,把研討成果轉化為具體行動,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優化人才培養模式,讓繼續教育更貼合時代發展與人才需求。”
活動當天,與會人員還參觀了廣東海洋大學校史館,還前往湛江灣實驗室,聽取了實驗室在海洋科技創新和重大項目攻關等方面的情況介紹,實地感受學校“強農興海”的辦學底蘊與湛江地區深厚的科研實力。
據悉,廣東海洋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近年來緊扣海洋與水產特色學科稟賦,深耕繼續教育領域,累計培養5.2萬名農學、水產領域高等學歷繼續教育人才,培育2萬余名涉海涉農領域非學歷培訓學員,為鄉村振興戰略和“百千萬工程”注入了強勁動力。珠海長豐水產種苗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葉振彪便是其中的優秀代表,這位廉江籍企業家曾兩度與海大結緣,憑借繼續教育期間習得的管理知識,帶領企業實現斑節對蝦“南海1號”“南海2號”、黃鰭鯛等苗種產量產值雙增長。“雖未直接與學校合作培育核心苗種,但常獲海大校友和相關技術團隊在技術上的助力,作為湛江籍企業家,我們也一直與東海島、徐聞、廉江等地保持水產種苗相關業務合作,常返鄉取經學習。” 葉振彪的經歷,正是學院繼續教育成果的生動縮影。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