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hǎn)家庭情感劇再“升級”,家庭情感劇《四喜》近日在央視八套、騰訊視頻首播,劇集開播僅37分鐘收視率便突破3%,成為央視八套史上最快破3的劇集第二名。劇中男主“缺失”,聚焦全女性話題,全新的劇情模式就此打開。
電視劇《四喜》海報
以“三媽爭女”為劇情核心矛盾
該劇改編自清揚婉兮小說《有喜》,以“三媽爭女”為核心矛盾,講述新婚懷孕的沈明珠(童瑤 飾)在遭遇家庭變故后,與親生父母、養(yǎng)父母及公婆三對長輩之間展開的情感故事。作為沈家抱養(yǎng)的女兒,沈明珠身上天然隱含著與養(yǎng)父母、親生父母之間的關系難題,而原本家庭幸福美滿的沈明珠,突逢新婚丈夫的意外離世,懷孕在身的她是否應該保留遺腹子,同樣也是劇情的核心矛盾之一。
在這種一團亂麻的人生底色中,沈明珠還要處理家大業(yè)大的婆家與自家經(jīng)濟條件上的懸殊差異,而婆家在其丈夫過世后猛然翻轉的態(tài)度并不是故事的終點。習慣過分操控他人的婆婆在處理二人關系上的強硬,也是沈明珠面對的最大困難。從沈明珠這個人物出發(fā),可以看見多組核心矛盾皆圍繞其展開,包括是否生育遺腹子的婆媳矛盾,是否認親的母子關系矛盾,以及如何處理與養(yǎng)父母關系的天然難題。
故事并沒有打算讓沈明珠孤身一人解決以上諸多困境,反而插入一筆,為其增加了一個親生姐姐許知夏(蔣欣 飾),借以助其打破僵局。在前半段劇情中,故事主要圍繞著許知夏如何打破與沈明珠的隔閡,姐妹成功相認,同時也在許知夏的副線上鋪陳其面臨二胎逼生的困境,將當代女性所面臨的職場生育難題擺到臺前。
《四喜》乍看之下充滿了狗血沖突的元素,不管是女性生育的自主權,抑或是婆媳關系中的家庭斗爭,還疊加了被領養(yǎng)的女兒與原生家庭和養(yǎng)父母之間的愛恨糾葛,可謂是一位中年女性可能遭遇的人際關系問題之集大成。
家庭沖突之下保持真誠溫情
劇情看似“天崩開局”,劇中由童瑤和蔣欣飾演的兩位孕媽卻并未怯弱,她們面對各自人生的困境,無一例外都選擇了大女主的姿態(tài)。無論是與婆婆的“明爭暗斗”,還是在職場的殺伐果斷,兩位此前未曾謀面,認親后又血脈相連的姐妹在人生的重大選擇上卻出奇地一致,沈明珠并非屈服于婆家的情感綁架而保留腹中胎兒,更多是出于身為人母的自覺和獨立做出決定;面對夫家催生二胎的要求,許知夏則在搞事業(yè)的路上一往無前,維護生育的自主權。
劇中所謂的“三母爭女”,看上去雞飛狗跳,處處是沖突,而開播就拉高的收視率也印證了這種充滿沖突元素的故事有著忠實觀眾群體。不過,《四喜》并沒有任由劇情奔著撒狗血而滑落,劇中人物的本色始終堅守著善良本性,人與人之間相處依然充滿真誠與愛意。
正是在養(yǎng)母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培養(yǎng)下,沈明珠才得以長出自由而獨立的靈魂,個性勇敢而堅強。面對親生母親突如其來的熱情,婆婆蠻橫霸道的專制,沈明珠也自有應對之道。劇情故事表面是家庭倫理,內里實則溫情脈脈。這是《四喜》沒有主題跑偏的關鍵,也是其得以打動觀眾的上策。
集合國產(chǎn)劇中媽媽專業(yè)戶演員
本劇雖以沈明珠和許知夏為主線,單看劇情是女性題材,圍繞沈明珠身世展開的人物關系中,親媽、養(yǎng)母和婆婆構成的“三母爭女”更是集合了國產(chǎn)劇中“媽媽專業(yè)戶”的演員代表。
出演沈明珠養(yǎng)母的林曉杰早在懸疑劇《漫長的季節(jié)》中就備受關注,她所飾演的母親溫柔善良,對女兒百依百順,典型慈母形象也延續(xù)到《四喜》中。親媽則由“悍母”專業(yè)戶許娣出演,在《我的前半生》中就演活了市井小民的許娣這一次塑造了一個略帶苦情但依然咋咋呼呼的母親角色。至于婆婆的扮演者岳紅,則貢獻了該劇開播以來廣為傳播的“燕窩梗”,岳紅將勢利眼婆婆的居高臨下與刻薄任性刻畫得淋漓盡致,對子女極端的掌控欲也成為婆媳關系、乃至其個人親子關系破裂的導火線。此外,蔣欣婆婆的扮演者黃茵,更是都市劇中的“媽媽專業(yè)戶”。
《四喜》首次這么集中地將上下兩代中國女性的生活問題搬上熒屏,除了作為主角線的兩位中年女性,夾在其中的四位母親更是集合了各種中國媽媽的經(jīng)典類型。在一眾媽媽專業(yè)戶精準而富有煙火氣的表演下,《四喜》聚焦的中女議題與兩代中國女性之間的代際沖突也隨之展開,這也對該劇展示的社會視角進行了明顯擴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