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麥德姆”肆虐了10個多小時,才漸漸平息下來。第二天,當我們推開大門,眼前一片狼藉:村口的幾棵龍眼樹、芒果樹全部斷了枝,有的甚至被連根拔起;村民院子的雜物被吹得滿地都是,田里剛準備抽穗的稻苗一片狼藉,慘不忍睹。遠處傳來發(fā)電機的“嗡嗡”聲,電力工人正踩著泥濘檢修線路,水務站的人也扛著工具在排查水管,村民們也幫忙搶修,爭取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臨近傍晚,天漸漸暗下來。黑暗中,我們摸索著,心中好不是滋味。斷水斷電的日子還沒結束,肚子開始餓得咕咕叫。家里只剩下昨晚的饅頭、咸菜,媽媽找出家里僅剩的礦泉水,一家人圍坐在一起準備簡單對付一餐。這時,院門外突然傳來鄰居王叔叔的聲音:“浩然,叫上你爸爸媽媽,一起來我家吃晚飯!”
我們跟著王叔叔走進他家院子,一下子被眼前一幕暖到了:院中央擺著一張木桌,桌上擺著炒青菜、腌蘿卜,還有一鍋冒著熱氣的紅薯粥——這都是王叔叔家煮的。兩輛電車的車燈一起打開,亮亮堂堂的,兩道暖黃色的光把桌子周圍照得清清楚楚。隔壁張阿姨還拿來了露營燈,掛在院中的晾衣繩上,橘色的光暈輕輕晃著,把每個人的臉都映得暖暖的。“快坐!大家一起吃才香!”王叔叔笑著拉我坐下,又給我盛了滿滿一碗紅薯粥。李爺爺也端著一盤煮花生走過來,放在桌上:“家里就這點存貨,大家分著吃!”
大人們圍坐在桌邊,就著車燈和露營燈的光,一邊喝粥一邊聊搶修的進度:“聽說這次電路摧毀得比較嚴重,電力工人今晚要加班了!”“水務站的人說村口的水管明天上午能修好,到時候就能有水用了!”我們幾個小孩蹲在車燈旁剝花生吃,偶爾有陣風吹過,帶著雨后的涼意,卻一點也不覺得冷。車燈的光里飄著淡淡的粥香,露營燈的光暈下滿是說笑的聲音,原本因為斷水斷電的焦慮,早就被這熱熱鬧鬧的氛圍沖得一干二凈。
看著眼前的畫面,我的心里暖暖的。原來就算沒有電、沒有水,只要鄰里之間互相搭把手、湊一湊,再艱難的日子也會過得有溫度……
點評:文章以“車燈里的粥香”為核心貫穿全文,臺風后的亂象與鄰里間的溫情形成鮮明對比,細節(jié)鮮活有畫面感,平凡互助場景滿是治愈力,情感真摯動人。
指導老師:陳康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