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暢其流則百業興。湛江正處大發展、大建設時期,必然帶來物資、人員的大進大出。我省今年將動工修建深茂鐵路,湛江新增陸路高速通道邁出新步伐,遷建湛江機場前期工作正在加快推進,湛江與外界的空中高速通道也將進一步拓寬。作為海洋大市,又把臨港重化產業作為主導產業,湛江人對現有海上通道也有了新期盼,能否加快修建30萬噸級雙向航道或40萬噸級單向航道?在省兩會上,人大代表紛紛就此提出建議,希望省里加大扶持力度。
【代表問診】
巨船時代呼喚 40萬噸級航道
湛江港作為新中國第一個自行設計建造的深水海港,經過50多年的發展,航道等級不斷提升,貨物吞吐量不斷攀升,于2008年建成亞洲最深的30萬噸級單向航道。2012年,湛江港貨物吞吐量達1.7億噸。
港口和航道的建設,大大增強了湛江港核心競爭力,也為湛江贏得鋼鐵、石化等重大產業項目落戶、今后發展臨港工業奠定了港口條件。而國際航運業的發展、湛江大工業時代的開創,提出了更高的航道條件。
船舶向30萬噸級以上的超大型方向發展已成為國際航運市場的新趨勢。2011年,進出湛江港航道船舶過萬艘次,其中,大型、超大型船舶964艘次。在超大型船舶中,30萬噸級船舶138艘次,貨物裝卸量分別超過1000萬噸。預計2015年和2020年,進出湛江港航道的30萬噸級及以上船舶將分別超過170艘次和340艘次,貨物裝卸量分別超過2600萬噸和5300萬噸,對航道提出了更高要求。
【代表開方】
扶持湛江建設40萬噸級航道
省人大代表、市國資委主任盧躍飛表示,湛江港航道深闊、通航條件優良,隨著湛江步入大發展大建設期,落戶的重大產業項目越來越多,臨港工業蓄勢待發,加之大西南經濟腹地和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發展,湛江港航道會日趨繁忙,未來行駛在湛江港口的30萬噸級以上船舶會越來越多。而以目前30萬噸級單向航道的通行條件來看,大噸級船舶進入湛江港受潮水限制,多數船舶必須在平潮前后的時間段內靠離泊,使用航道時間較為集中,對通航安全和港口生產造成嚴重壓力,因此航道升級很有必要。
“改擴建30萬噸級雙向航道兼顧滿足40萬噸級船舶乘潮單向通航的時機已經成熟。”盧躍飛表示,湛江港航道升級不僅對湛江發展意義深遠,同樣,對于推動廣東區域協調發展、做大做強海洋經濟都有著不可低估的意義。由于這一工程耗資巨大,湛江市在傾力而為的同時,也期盼得到省級層面的扶持。
【專家建議】
拓寬海上主通道需資金扶持
湛江港集團是湛江港最大的公共碼頭運營商。湛江港集團總裁劉恩懷表示,改擴建30萬噸級雙向航道有條件、有必要,有望增強湛江港口核心競爭力,拓寬港口發展空間。航道建成后,湛江港將成為南方唯一可通行40萬噸級超大型船舶的港口,不僅能夠搶占市場先機,而且對拉動湛江經濟社會發展大有裨益。但目前建設資金仍存缺口,希望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推動項目盡快建成。
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趙一方表示,改擴建30萬噸級雙向航道非常可行,對于確保湛江港主樞紐港和大西南出海主通道地位,對于湛江加快打造區域性國際航運中心、物流中心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這一項目已經開展前期工作。
對于航道如何升級,趙一方和市交通運輸局規劃科專業人員給出了經過專家論證的可行方案:在現有30萬噸級單向航道基礎上改擴建30萬噸級雙向航道兼顧40萬噸級船舶單向乘潮通航。也就是把原30萬噸級航道里程54.9公里向外海延伸約8公里,改擴建后的航道底寬370米,底標高內航道-23.1米,外航道-23.3米,總投資約30億元。
“現在最難解決的是資金問題。” 劉恩懷說,建40萬噸級航道投入較大,雖然國家和省都有專門的配套資金,但還有較大資金缺口,希望國家和省市相關部門加大支持力度,盡快建成湛江40萬噸級航道。
我市港口建設專家還呼吁省人大代表能向省爭取扶持,因為目前僅有國家對沿海主要港口進港航道補助35%,而我省對沿海航道沒有資金補助,希望省里加大對沿海航道資金補助,促進沿海航道加快建設。
【場外回響】
40萬噸級航道是競爭底氣
曾經,30萬噸級單向航道的建成,讓湛江人民歡欣鼓舞,也為湛江港的跨越發展創造了條件。從事油品進出口的鄭先生非常認同加快改擴建30萬噸雙向航道。他表示,原油、鐵礦石這些大宗貨物是湛江港的“常客”,航道升級可降低遠洋運輸成本,能讓更多利益相關方多分“一杯羹”,對于湛江臨港工業的發展,也將帶來更多的機遇。
家住霞山洪屋路的陳師傅是湛江港第一代工人,全家都有很深的湛江港情結。他希望湛江港能邁出更大的發展步伐,“現在廣西環北部灣地區的幾個港口發展都很迅速,越來越多的大西南地區貨物通過那邊進出口,如果我們有了40萬噸級航道,港口條件是他們沒法趕上的,也就更有底氣在競爭中取勝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