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騰獅舞,萬眾矚目。全運會的熱度尚未從南粵大地完全散去,另一場力與美、傳統(tǒng)與激情的盛宴便已接棒。
11月22日至23日,2025年廣東省龍獅錦標賽在遂溪縣體育館舉辦,這也是遂溪連續(xù)三屆承辦這一賽事。比賽由廣東省社會體育和訓練競賽中心、廣東省龍獅運動協(xié)會主辦,遂溪縣文化廣電旅游體育局承辦。

醒獅高樁表演。
本次賽事設涵蓋舞龍與南獅兩大類別,其中南獅比賽還設置有地青、枱櫈青、高樁等多個賽項,吸引了全省各地市共45支隊伍參賽。其中,東道主遂溪共派出8支隊伍參賽,以獅會友,與各路精英一較高下。

舞龍參賽隊伍表演現(xiàn)場。
賽場內(nèi),剛?cè)岵@真功
莊重而富有傳統(tǒng)韻味的點睛儀式為賽事拉開了序幕。朱筆輕點,喚醒沉睡的祥龍瑞獅,也點燃了全場的氣氛。
首先進行的是舞龍比賽。在激昂的音樂或鑼鼓的鏗鏘節(jié)奏中,一條條彩龍在龍珠的引導下,仿佛被注入了生命。女子組的舞龍展現(xiàn)出靈活與柔美、男子組的舞龍呈現(xiàn)磅礴氣勢。參賽隊伍步伐整齊,力道精準,動作行云流水,有的隊伍更是以“零失誤”完成比賽,贏得看臺上經(jīng)久不息的掌聲。
在南獅比賽中,地青、枱櫈青等項目展現(xiàn)了蟹青、蛇青等多種經(jīng)典的套路,獅子或憨態(tài)可掬,或威武勇猛,其擬人化的神態(tài)與連貫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著在場的每一位觀眾,讓人仿佛置身于一段段古老的嶺南傳說之中。
賽事次日,迎來了重頭戲——南獅高樁自選套路,這是力量、技巧與勇氣的終極考驗,共有14支頂尖隊伍參與角逐。選手們需要在最高2米以上的高樁上完成飛躍、旋轉(zhuǎn)、后退等高難度的動作,這不僅考驗他們爆發(fā)力、平衡力,更考驗他們在高空中的配合與強大心理素質(zhì)。即便對于看慣了醒獅表演的遂溪人而言,高樁醒獅所帶來的視覺沖擊與心理懸念,依然具有無可替代的吸引力。
經(jīng)過兩天的激烈比拼,湛江醒獅隊伍收獲頗豐:在青年組南獅傳統(tǒng)自選套路(地青)、少年甲組南獅傳統(tǒng)自選套路(枱櫈青)中獲得一等獎;在南獅高樁自選套路比賽中,更是包攬了前三名,排名前8的隊伍中有6支來自湛江,充分彰顯了湛江在這一領域的雄厚實力與深厚底蘊。

市民在觀眾席上專注觀賞醒獅表演。
看臺上,八方喝彩聲震天
遂溪人愛看醒獅。記者觀察到,有不少觀眾選擇提前1個小時走進場館,只為占據(jù)一個好位置。比賽中,各支醒獅團登場時,觀眾都報以此起彼伏的掌聲與歡呼,為隊伍熱情助威;而當湛江本土的醒獅團亮相時,現(xiàn)場的喝彩聲更是格外熱烈,全場氣氛也被推向高潮。
遂溪居民楊光瑞帶著孫子來到了體育館,他說:“我雖然看了很多舞龍舞獅表演,但卻是百看不厭。”在他看來,這不僅是一場精彩的比賽,更是一堂生動的傳統(tǒng)文化課。“帶孩子來,就是希望他能從小感受這份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通過他們這一代繼續(xù)發(fā)揚光大。”此時看臺上早已座無虛席,與楊光瑞懷有同樣期待的觀眾們,共同構(gòu)成了這片熱情的海洋。
遂溪人還愛分享醒獅。在比賽期間,記者發(fā)現(xiàn)不少人掏出手機拍攝視頻,把精彩的比賽帶給家人與朋友。在靠近比賽場地的看臺第一排,已經(jīng)成為了“民間直播專區(qū)”。“我希望通過直播把遂溪醒獅分享更多的人”,坐在此處直播的小哥告訴記者。盡管畫面簡樸、設備簡單,他仍全程投入,熱情地與觀眾互動,用實際行動為家鄉(xiāng)的文化傳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
精彩的比賽不僅吸引了本地居民,更贏得了許多外地游客的青睞。在遂溪工作的哈爾濱人黃女士告訴記者,今年她將父母從東北接到遂溪一起過冬,剛好趕上龍獅錦標賽,就帶著他們一起過來觀賽。“這是我們第一次看醒獅比賽,很好看。能看到保存如此之好的傳統(tǒng)文化,對我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文化體驗。”兩位老人對于遂溪醒獅不吝贊美之詞。

表演獅子喝酒后醉狀態(tài)。
鄉(xiāng)土間,非遺傳承譜新篇
遂溪是“中國醒獅之鄉(xiāng)”,“遂溪醒獅”作為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在當?shù)負碛袠O高的人氣。遂溪縣村村都有醒獅團,每逢年例等節(jié)慶,必有醒獅到場助威。如今,醒獅已成為遂溪一張閃亮的文化名片,更是人們了解遂溪、認識湛江的重要窗口。
“本次能代表遂溪參加比賽,讓更多的人愛上醒獅、認識遂溪,我感到很自豪!”湛江市龍灣醒獅藝術團選手黃偉賢表示。今年他剛滿18歲,練習舞獅尾的時間已有三年。
如今,隨著越來越多新鮮血液的加入,“遂溪醒獅”的傳承也日趨年輕化,為這項古老的技藝帶來了創(chuàng)新活力。年輕的傳承者們不僅刻苦鉆研傳統(tǒng)套路,更敢于將現(xiàn)代舞蹈、體操等元素融入表演中,在高樁設計、動作編排、音樂上進行大膽嘗試,使醒獅表演在保留傳統(tǒng)神韻的同時,更具時代感與觀賞性。

“遂溪好禮”文創(chuàng)產(chǎn)品。
各級政府和民間組織也高度重視醒獅文化的傳承,通過設立非遺傳承基地、開展醒獅進校園活動、舉辦研學活動、設計文創(chuàng)產(chǎn)品等方式,確保這門古老的技藝后繼有人,薪火相傳。例如,在開幕式上首次亮相的遂溪醒獅文創(chuàng)禮盒,內(nèi)含IP手辦公仔、鑰匙扣和冰箱貼等特色產(chǎn)品,正是推動醒獅文化融入日常、走進生活的生動實踐。
連續(xù)三屆成功承辦省級龍獅錦標賽,不僅提升了遂溪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更極大地激發(fā)了本地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對傳統(tǒng)文化的認同與熱愛。遂溪醒獅,正以其古老的魂魄和年輕的身姿,在新時代的鼓點上,舞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