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運會散打男子60公斤級1/8決賽,“湛將”王藝霖(紅方)晉級八強。 記者 郎樹臣 攝
昨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比賽在湛江正式開賽。開幕式上率先上演了一場匯聚湛江本土非遺底蘊的暖場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隨后,武術散打比賽激烈展開,選手們在擂臺上頑強拼搏、奮勇爭先。古老的民俗文化與現代體育競技在此交相輝映,觀眾席上熱情洋溢的臉龐與賽場上選手的拼搏身影相映成趣,共同鑄就一場精彩的全運盛宴。
開幕式上舞鷹雄表演。 記者 張鋒鋒 攝
非遺“三絕”同臺
文化為體育添彩
暖場表演中,被譽為湛江非遺“三絕”的遂溪醒獅、調順網龍和舞鷹雄次第登場。來自遂溪御唐府河頭群興龍獅團的隊員們帶來了一段《群獅賀盛會·空中飛獅》的震撼表演。雄獅表演“空中探海”“倒掛金鉤”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引得現場驚呼與掌聲不斷。團長林長貴介紹,這是遂溪醒獅在保留傳統精髓基礎上,大膽突破表演空間的一次成功嘗試,希望用這種更具沖擊力和觀賞性的形式,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展示遂溪醒獅不斷創新、勇于挑戰的獨特魅力。
隨后,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調順網龍以一場《網龍騰飛,氣貫長虹》的表演,展現了恢宏大氣之風。兩條巨龍在20名隊員的默契配合下,游弋交纏,氣勢磅礴。團長黃金輝闡釋了表演的深刻寓意:“步步高登”祝福運動員勇創佳績,“雙龍交尾”象征團結協作,“大龍舟”則寄托了一帆風順的美好祝愿。團隊為此提前三個月籌備,力求用網龍的精氣神為運動健兒加油鼓勁。
與二者一同亮相的還有舞鷹雄。表演演繹了傳說中鷹與瑞獸“雄”從相斗到相和的故事。只見身著彩服的“鷹”撲騰而出,跨步跳躍,蹬腿展翅,龍頭、麒麟身、鳳尾的“雄”緊追其后。伴著鑼鼓敲擊節奏,“鷹”憑借矯健的身姿,在高桿之上盤旋,展現高空平衡的絕技;而“雄”則在地面與之呼應,嬉鬧逗趣。一剛一柔,動作風趣幽默又充滿了力量與技巧的美感。
觀眾為選手加油鼓勁。 記者 郎樹臣 攝
觀眾熱情高漲
拼搏精神點燃夢想
非遺表演余韻未消,觀眾的熱情已然接棒。賽場內,燈光璀璨,加油鼓勁的吶喊聲此起彼伏,構成了一幅熱血沸騰的競技畫卷。
觀眾席上,一片藍白相間的身影格外顯眼——湛江少林學校的200余名學生。為了趕赴這場賽事,同學們清晨七點便集合出發。黃家樂正是其中一員,他是第一次現場觀看散打比賽。整齊的校服、昂揚的精神面貌,讓他們成為了觀眾席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加油!加油!”隨著賽事推進,學生們的掌聲與吶喊聲此起彼伏,整齊而有力。帶隊老師蔣東旭站在隊伍一側,目光中滿是欣慰。出發前,他特意強調了觀賽紀律,而此刻,孩子們用專注的眼神和有序的吶喊,展現著武術學子的良好風貌。“學校以武術為辦學特色,這次帶孩子們來,就是想讓他們現場感受競技氛圍。”蔣東旭介紹,此次代表廣東隊參賽的六十公斤級選手,正是該校培養的學子。
每當選手站上擂臺,孩子們眼神中滿是崇拜與自豪。學生黃家樂深有感觸地說:“原來散打不僅需要過硬的技術,更需要堅定的意志。運動員的拼搏精神,讓我學到了很多。”這場賽事,讓孩子們不僅直觀了解了散打的規則與魅力,更在近距離感受拼搏精神的過程中,堅定了刻苦訓練的決心。
觀眾席的另一側,來自赤坎的莫梅春與四位好友同樣沉浸其中。這是她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散打,選手們迅猛的出拳、靈活的閃避讓她目不轉睛,時而屏息凝神,時而與朋友激動交流,情不自禁地跟隨全場觀眾一同歡呼喝彩。這場賽事不僅讓她感受到了競技運動的獨特魅力,更在與朋友的分享互動中,收獲了一段充滿激情的難忘時光。
賽場上的熱血拼搏與觀眾席上的真摯熱愛在此刻完美交融,使十五運會的湛江賽場,不僅是一個競賽的擂臺,更成為一個傳遞勇氣、凝聚力量、點燃夢想的盛大舞臺。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