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龍翻騰。
遂溪醒獅、調順網龍、舞鷹雄“三絕”同臺獻技。11月13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武術散打比賽在湛江開賽。開賽儀式上,一場匯聚了湛江本土非遺底蘊的暖場表演,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醒獅的靈動、網龍的大氣、舞鷹雄的剛柔并濟,構成了賽場上一道亮麗的湛江文化風景線。
舞鷹雄。
率先登場的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遂溪醒獅,來自遂溪御唐府河頭群興龍獅團的隊員們帶來了一段名為《群獅賀盛會·空中飛獅》的震撼表演。原本在地面騰挪的雄獅,借助特制的高空裝置與安全繩索,一躍而上,在空中輾轉騰挪。“空中探海”“倒掛金鉤”等一系列高難度動作接連上演,引得現場驚呼與掌聲不斷。團長林長貴介紹,遂溪醒獅是融武術、舞蹈、音樂、雜技于一體的傳統民俗文化。“《空中飛獅》這個節目,正是我們在保留傳統精髓的基礎上,大膽突破表演空間限制的一次嘗試。我們希望用這種更具沖擊力和觀賞性的形式,向全國乃至全世界的朋友,展示遂溪醒獅不斷創新、勇于挑戰的獨特魅力。”
醒獅展演。
隨后登場的是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調順網龍,一場名為《網龍騰飛,氣貫長虹》的表演以恢宏大氣的風格抓住了觀眾的眼球。兩條巨龍在20名隊員的默契配合下,時而游弋,時而交纏,氣勢磅礴。為了在十五運會上呈現一場精彩的表演,團隊提前三個月就開始籌備,從道具制作到人員排練都力求完美。團長黃金輝說:“步步高登,祝福運動員們勇創佳績,不斷攀登高峰;‘雙龍交尾’象征團結與協作;‘大龍舟’則寄托了對一帆風順的祝愿。我們希望在3分鐘的表演里,用網龍的精氣神,為運動健兒們加油鼓勁。”
與遂溪醒獅、調順網龍一同亮相的還有舞鷹雄。作為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舞鷹雄起源于清代,流傳于廉江、遂溪等地。表演演繹了傳說中鷹與瑞獸“雄”從相斗到相和的故事。只見身著彩服的“鷹”撲騰而出,跨步跳躍,蹬腿展翅,龍頭、麒麟身、鳳尾的“雄”緊追其后。伴著鑼鼓敲擊節奏,“鷹”憑借矯健的身姿,在高桿之上盤旋,展現高空平衡的絕技;而“雄”則在地面與之呼應,嬉鬧逗趣。一剛一柔,動作風趣幽默又充滿了力量與技巧的美感。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