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平安湛江”微信公眾號發布文章稱,11月3日,赤坎公安分局接到一條“飆車炸街”線索,稱11月2日清晨6時許,有一伙青少年在赤坎區軍民路附近“飆車炸街”。11月4日,赤坎公安分局組織警力展開抓捕行動,悉數抓獲9人。
深夜街頭,引擎轟鳴聲劃破寧靜;道路之上,飆車族追逐競駛、“翹頭”炫技,不僅嚴重擾民,更將自身與他人的生命安全拋諸腦后。湛江公安日前快速查處一起青少年“飆車炸街”案件,9名違法行為人悉數落網,8人被行政拘留,1人接受矯治教育,這一“零容忍”的查處力度,彰顯了維護公共安全的堅定決心,也給心存僥幸者敲響了警鐘。
“飆車炸街”絕非所謂的“個性潮流”,而是漠視法律與生命的違法行為。這類行為首先嚴重擾亂正常交通秩序,飆車族無視交通規則,超速、逆行、追逐競駛,極易引發交通事故,給道路通行者帶來極大安全隱患。其次,高分貝的引擎噪音在夜間尤為刺耳,嚴重影響周邊居民的休息。更值得警惕的是,參與“飆車炸街”的多為青少年,他們往往受攀比心理、尋求刺激等心態驅使,卻對行為的法律后果和安全風險缺乏認知,一旦釀成事故,便會給多個家庭帶來無法挽回的傷痛。過去湛江日報也曾報道過,參與“飆車炸街”的青少年往往建有飆車微信群、QQ群,需對新人的資料嚴格核查后才能加入。飆車微信群內有計劃地組織飆車,而且由于是熟人介紹入群,隱蔽度高,極容易引起連鎖反應,使得越來越多未成年人肆無忌憚地參與其中。
法律早已為“飆車炸街”劃定了紅線。無論是違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非法改裝、超速甚至闖紅燈等行為,還是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尋釁滋事、擾亂公共場所秩序,將面臨罰款、行政拘留等處罰;若追逐競駛情節惡劣,更可能構成《刑法》中的危險駕駛罪,承擔刑事責任。湛江公安的查處案例清晰表明,任何無視法律、挑戰公共安全底線的行為,都必將受到法律的嚴懲,不存在任何“法外之地”。
治理“飆車炸街”亂象,需要久久為功的合力攻堅。公安部門的精準打擊與快速查處是關鍵一環,通過循線追蹤、精準布控、重拳出擊,形成持續高壓態勢,讓飆車族無處遁形。同時,源頭管控不可或缺,要加強對機動車非法改裝店鋪的監管,從根源上遏制改裝車輛流入街頭。尤為重要的是,必須加大嚴懲此類違法行為的宣傳力度——青少年作為“飆車炸街”的主要參與群體,其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集中在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等社交媒體,相關部門要通過短視頻案例、微短劇等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形式,在這些社交媒體上直觀呈現“飆車炸街”的事故后果與法律代價,用真實案例敲響警鐘,破除“炫酷”誤區,讓法治意識和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