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吳川市在黃坡鎮組織開展主題宣傳活動,多舉措凝聚全民護鳥共識,守護生態安全。(據11月5日《湛江晚報》)
候鳥是天空寫滿的遷徙詩行,每片羽翼都能載著季節的信使,抵達生命的彼岸。9月以來,隨著北方冷空氣的持續南下,氣候溫潤、灘涂廣布的吳川化身“候鳥天堂”,數以十萬計的候鳥到此停歇、覓食、越冬,其中不乏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勺嘴鷸、小青腳鷸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大鳳頭燕鷗、闊嘴鷸等珍稀鳥類珍稀鳥類,成為了吳川海岸線的冬日盛景。此次吳川市開展的護鳥宣傳活動正是為了進一步增強民眾的護鳥愛鳥意識,自覺做到不擾其途、不食其肉,做守護綠色家園的踐行著。這不僅是對生命的敬畏與守護,更是普及生態理念、凝聚環保共識的重要舉措,體現了有關部門積極作為、主動擔當的工作態度。
寫到這里,筆者不由地想起央視播放的紀錄片《丹頂鶴》,片中有一句話觸動人心,“候鳥遷徙的故事,是一個關于承諾的故事,一個對歸來的承諾,他們旅途千里迢迢,歷經重重危機,只為了一個目的——生存,候鳥的遷徙是為生命而戰?!笔前。恐缓蝤B的翅膀都扇動著南北兩地的生態呼吸,奏響自然輪回的動聽韻律,是物種延續的美麗詩篇,因此我們要主動保護它們,拒絕捕獵食用,讓自然的循環永不斷裂,以實際行動兌現維系生態平衡的無聲承諾。
護鳥宣傳,重在“入心”而非“過眼”。從報道中講到此次宣傳活動由多個部門聯合舉辦,有生物科普宣傳,有法律知識普及,還有以案說法,形式多樣,剛柔并濟,讓公眾更全面地了解鳥類的生存現狀,認識到非法捕鳥、破壞棲息地的危害,觸動大家將“愛鳥護鳥”從一句口號內化為自覺行動。
護鳥宣傳,貴在“久久為功”而非“一時一陣”?!白o鳥”護的不只是候鳥,而是全體鳥類。開展宣傳活動的價值,不僅在于活動期間的熱度,更在于推動形成常態化的保護機制。期待我們的政府部門、社會組織、媒體與公眾進一步協同發力、久久為功:相關部門持續加強執法監管,嚴厲打擊非法獵捕行為;社會組織搭建志愿服務平臺,持續開展棲息地巡查、鳥類救助等工作;媒體持續發聲,營造“護鳥光榮、傷鳥可恥”的社會氛圍,帶動每一個人都成為守護文明和諧的生態圖景的參與者、推動者與受益者。
鳥類是生態系統的“晴雨表”,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動象征。一只鳥的飛翔,牽動著整個生態的平衡;一次護鳥宣傳,點亮了無數人心中的環保之光。當護鳥成為一種社會風尚,當人與自然的和諧成為共識,我們的家園必將更加生機盎然,生態之美也將代代相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