菠蘿豐收。 曲界鎮政府供圖(資料圖片)
11月1日,在廣州舉行的第七屆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暨國際地理標志產品交易博覽會(簡稱“知交會暨地博會”)地理標志特色鎮專場推介會上,由省市場監管局重點推進的6個地理標志特色鎮建設單位及2個自行探索建設單位同臺推介,集中展示“一鎮一策”推動地理標志產品振興產業的實踐成果與發展路徑。徐聞縣曲界鎮作為特邀鎮參與推介,以“曲界飄香,菠動萬里”為主題,分享了當地以菠蘿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特色經驗。
作為“中國菠蘿之鄉”徐聞的核心產區,曲界鎮享有“中國菠蘿第一鎮”美譽,全鎮菠蘿連片種植超18萬畝,是廣東農產品“12221”市場體系策源地。其產出的愚公樓菠蘿于2005年獲批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并于2024年入選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工程,系廣東省唯一入選項目。依托這一地理標志資源,曲界鎮深耕菠蘿“土特產”文章,已形成集種植、加工、文旅于一體的全產業鏈格局,先后獲評國家農業產業強鎮、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十億元鎮等稱號。
推介中提到,曲界鎮以“12221”市場體系為抓手,從全產業鏈維度推進菠蘿產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在種植端,嚴格遵循國家地理標志保護標準,積極推廣新品種與新技術,并依托產銷大數據實現信息互通,有效穩定菠蘿市場價格;在加工端,大力推進菠蘿工業化、食品化、節慶化開發,推出鮮切菠蘿、菠蘿白蘭地、鳳梨酥等產品,并利用菠蘿葉、果皮研發紡織品、酵素洗衣液,實現“一顆菠蘿全身是寶”,大幅提升產業附加值。
在文旅融合方面,曲界鎮以典型鎮創建為契機,通過“歸鄉人計劃”吸引鄉賢投資,將閑置場地改造為“菠蘿的海”樹下咖啡、菠蘿好物館、菠蘿公社民宿等文旅打卡點。其中,菠蘿公社由鄉賢牽頭的“幫幫團”打造,已成為集文化藝術庭院、人才研學工作室于一體的創意綜合體,每年吸引大批高校師生、文創從業者開展研學創作。同時,當地持續打造特色文旅IP,在菠蘿豐收季舉辦萬家菠蘿宴,在今年舉辦的菠蘿文化旅游嘉年華上,AI菠蘿君首次亮相,成為科技賦能產業與文化傳播的新亮點。
在銷售渠道拓展上,曲界鎮構建“線上+線下”融合模式,通過舉辦百千田頭直播活動、網紅助農直播等,積極培育本土直播隊伍。
目前,曲界鎮正加快推進中國菠蘿博覽館、世界菠蘿種植科普園等項目建設,持續提升“菠蘿的海”文旅服務能力,進一步擦亮地理標志小鎮品牌。從紅土地上的“致富果”到鄉村振興的“希望果”,曲界菠蘿正以產業融合之筆,書寫“百千萬工程”的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