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文旅電影《亭亭鳳凰臺》將于11月中旬在全國公映。影片以杜甫創作《鳳凰臺》一詩為引,講述三位成功人士的返鄉故事。11月3日,影片在京放映并舉行專家研討會,導演劉全瑋、編劇蔣光枟、主演郭宇杰等主創與電影界專家展開交流。
影片故事發生在甘肅成縣,當三位成功人士再次踏上闊別多年的故土,偶然揭開了一段深埋在時光里的往事,面對故地故人,承諾、責任與擔當再次擺在每個人面前。該片緊扣時代脈搏,深入生活,聚焦 “塵封往事+鄉賢返鄉”,兼具社會價值與話題性。
導演劉全瑋透露,影片在成縣杜甫草堂、雞峰山、青泥河等地取景,展現了當地“千年古縣”文化,希望借此打造“跟著電影游隴南”的文旅轉化場景。
研討會上,專家對《亭亭鳳凰臺》給予高度評價。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王一川說,全片以詩圣杜甫為魂,杜甫的詩歌在片中反復出現,與劇情、場景十分契合,片中的現實主義手法也與中國古代心性智慧文化交融在一起。
“《鳳凰臺》中'安得萬丈梯,為君上上頭'這句詩是對影片主題最好的詮釋。”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研究所所長趙衛防認為,《亭亭鳳凰臺》在治愈主題上做了較好表達,既展現了個體在現代社會面臨的矛盾與困境,也指出了“尋找丟失的人文精神”這一化解途徑。影片在文旅融合上的探索還為中國電影產業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