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中央戲劇學院內星光熠熠,由英達導演工作室、中央戲劇學院實驗劇團與北京一未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制作的話劇《欽差大臣》在此舉行新聞發布會。這部改編自俄國文學巨匠果戈理的經典喜劇,集結了李誠儒、黃宏、王勁松、劉威、那威、溫麗琴、叢林等眾多實力派演員,將以“經典重構+時代表達”的創作思路,為2025年末中國戲劇市場注入重磅期待。

眾星云集舞臺喜劇《欽差大臣》發布會,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用新手法新觀念呈現世界喜劇瑰寶”
發布會上,英達導演介紹,果戈理創作于1836年的經典《欽差大臣》是“世界戲劇寶庫當中,尤其是喜劇瑰寶中的瑰寶”,“我們這一代人從小受俄羅斯經典文學熏陶長大,在這些文學巨匠中,我個人覺得最熠熠生輝的就是果戈理,尤其是他的喜劇。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和諸位藝術家合作,在今天這個時代,用新的手法、新的觀念把這部喜劇呈現出來,我覺得非常具有挑戰,也非常有意義。”

舞臺喜劇《欽差大臣》導演英達在發布會上發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欽差大臣》最早由魯迅先生以《巡按使》之名引入中國,近兩百年來在全世界不斷上演。如何讓俄國故事貼近中國觀眾?英達的方案是“尊重原著+當代轉化”:“我們要讓觀眾覺得這是原汁原味的俄羅斯經典喜劇,但更要讓兩百年前的角色和今天觀眾產生共鳴。”英達強調,“我們不靠滑稽扮丑搞笑逗人樂,而是通過挖掘人性特點讓人覺得幽默可笑。”
喜劇人老友聚會
發布會現場如同一場喜劇人老友聚會。
在《欽差大臣》中,李誠儒與黃宏將分別飾演市長安東·安東諾維奇。李誠儒表示:“這部戲很難,極具挑戰性。我是一個喜歡挑戰的人,雖然年齡已古稀,身體還很健碩,但是不能松懈,要加倍努力。”他還提醒劇組所有演員和合作者:“大家要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要有‘一棵菜’的精神,把這部戲排好。”

舞臺喜劇《欽差大臣》主演之一李誠儒在發布會上發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黃宏特別強調:“喜劇其實就是共鳴,美學的最高境界也是共鳴。”他說,“如果把喜劇看作一個金字塔的話,越往上越難。底層為噱頭;再上一層為滑稽,都是靠外部取悅觀眾;再上一層為幽默和詼諧,讓人回到家里還會想著;頂尖則為機智,如果這個層面能夠跟觀眾產生共鳴,觀眾會從心里信任你。”黃宏同時表示:“英達導演是不可多得的喜劇導演,是中國情景喜劇創始人,他對中國傳統喜劇了解,又有國際視野,是一個知識型導演。他帶領我們全劇組解讀劇本,讓大家感受到原著魅力所在。所以我們希望能夠在中國喜劇舞臺上做出一個有喜劇美學的作品。”

舞臺喜劇《欽差大臣》主演之一黃宏在發布會上發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王勁松表示自己跟英達導演是知己,“我們有過很長時間的合作,這次英達要導《欽差大臣》,說要做一部純正的喜劇,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一定要來好好表現。”他認為:“時間是考驗作品最有力的一個砝碼,果戈理的戲劇近200年長盛不衰,必然有它不朽的精神。我堅信這是一部好作品,希望大家走進劇場來觀看我們的《欽差大臣》!”

舞臺喜劇《欽差大臣》主演之一王勁松在發布會上發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跨界出演話劇的那威也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加英達導演的喜劇,同時能與這么多前輩老師同臺演出,是非常快樂的過程,也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希望大家關注這部劇,并期待我在臺上的盡情攪和!”
擁有百萬粉絲的“網紅”演員張金條曾是英達擔任導師的綜藝節目《金牌喜劇班》的學員,首次涉足話劇,便在劇中擔任重要角色“假欽差大臣”,他坦言“壓力與信心并存”:“從小看《我愛我家》《東北一家人》這些經典作品長大,如今能在英達導演麾下演繹經典,前輩們的指導和導演對喜劇的精準把控,讓我有信心接下這個重任。”

舞臺喜劇《欽差大臣》主演之一張金條在發布會上發言,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除此以外,還有王喳喳、黃豆豆、徐岑子、李晴、葉倩、張振華、劉挺等一眾優秀青年演員傾力加盟。這種新老碰撞,正是英達選角的用心——“喜劇要緊扣時代,年輕人能帶來當下的視角和活力。”
演員在舞臺上最過癮
當網絡娛樂沖擊傳統戲劇,為何這群明星大咖仍愿投身“不掙錢又辛苦”的戲劇舞臺?不僅自己近年來經常演話劇,還把女兒也培養成話劇演員的黃宏坦言:“話劇是直給,比直播還厲害,所以說作為演員在臺上是最過癮的。”
近年來演了近200場話劇的李誠儒認為:“舞臺的魅力是龐大的,最終展現在舞臺上,才是演員真正實力的體現。我覺得所有影視演員,有機會就應該回到舞臺上‘回爐’打磨自己,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你要增強自己的責任心和自信心,也檢驗自己,給觀眾一個匯報。”
雖然在電影學院任教,但經常演話劇的王勁松笑言:“演話劇最幸福的就是謝幕,比演影視要過癮多了!”他還表示:“話劇舞臺每一次都有挑戰性,你全然地去拼搏,最后在臺上謝幕時大汗淋漓,有一種很強的成就感,這是戲劇帶給我的特殊魅力,是別的藝術形式不可代替的。我相信戲劇的力量,相信戲劇舞臺綻放的奇跡,我總覺得最浪漫、最充滿激情和幻想以及生命力的地方,就是在舞臺上。”
“對于每一個表演者來說,影視表演像放電或者花錢,回到舞臺演話劇則是充電或者存儲的過程。”英達說,父親英若誠曾對他提到一個詞兒“活表演”,并告訴他,“北京人藝出色的藝術家,不是靠什么人教給他們表演,而是在舞臺上不斷與觀眾交流中,從每一場現場演出的觀眾反饋中得到養分,才能知道表演的真諦是什么。”因此英達認為,在喜劇創作中,每一個人都要有自己的貢獻,而且需要不斷打磨,“我相信我們的第一場演出,和最后封箱的時候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從這些場次表演當中不斷學習和進步,這個過程對于戲劇人來說太重要了!”

舞臺喜劇《欽差大臣》劇組合影,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方非攝
據悉,《欽差大臣》將于12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天橋藝術中心首演,隨后將赴12個城市展開首輪25場巡演,希望成為“讓觀眾笑出眼淚,更笑后深思”的年度喜劇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