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湛江日報》,10月21—24日,雷州市舉辦雷州·國家歷史文化城傳承與奮進“百千萬工程”暨全國媒體看雷州采風活動。
這是雷州向外界推介自我的重要契機。借媒體之鏡,雷州將充分彰顯厚重的人文底蘊,燦爛的歷史文化,揭示“嶺南古郡”“天南重地”的神秘面紗。在“百千萬工程”的春風吹拂里,雷州這座千年古邑愈加煥發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的璀璨光彩。她秉承創新中傳承的理念,全力守護與活化文化遺產:3個歷史文化街區,2個國家級歷史文化村,11個國家級歷史文化村落,64處國家級文物保護古跡,100多個市級古村落,1000多座市級古建,得到精心維護與煥新;千年古祠、名剎嵯峨;古窯遺址、古墓群、古學堂隨處可尋;3個國級、9個省級、15個地區級、153個縣級非遺,正蓬勃發展,姹紫嫣紅地綻放雷州文化的絢麗風采。全國媒體的聚焦報道,將會把雷州歷史文化的千年芳香遠揚。雷州也將抓止這個機遇傾聽外界的建議,努力把文化傳承與文旅融合推向更高的水平。
借全國媒體采風之窗口,雷州秀美的地理風光、源遠流長的美食將被更多人知曉與喜愛,從而為雷州打call。雷州擁有356公里的悠長海岸線,13.44公里的5個濱海旅游區。美麗的濱海灘涂生長著廣袤綠意蔥蘢的紅樹林,棲息著200多種鳥類,既是觀日出日落、百鳥歸巢的勝地,也是中華白海豚、黑臉琵鷺等珍稀生靈常臨的寶地。萬頃連云的東西洋稻田,九曲十八彎的南渡河,古樹參天、花果飄香、白水繞良田的鄉村,更是美不勝收。雷州自古是美食之城,烏石甜糟與炮魚,英利燒豬,楊家牛腩,紀家牛膏,雷城葉搭餅、白粑、鴨乸粽、籶粽、水餅……這些承載著地方煙火氣與民間匠心的特色美食不僅會令客人得到味蕾的滿足,且領略雷州獨具魅力的風土人情。
借全國媒體之眼,看雷州昂首闊步前行的傲人風采:智慧賦能雷州,令公共服務更便捷,城鄉治理更暖心惠民,綠色低碳理念更融入生活,居民幸福感更強;高科技加持農業,地理標識特色產品愈加豐富,農牧漁業產量與暢銷量翻倍增長,農人大增創收;富和美新農村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例如,房車營地沈塘鎮處井村客流量超過2萬人次,南興鎮步月村生態與農業共生,龍門鎮足榮村農文旅融合,松竹鎮北邊村生態之美與文化之雅相輝映;垃圾分類全面普及,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等活動常態化開展,居民衛生觀念與公共環保意識日益增強,現在的雷州城鄉環境一片優美整潔;文化陣地,文旅勝地為雷州文化名城添光增彩,也為市民與游客送上豐富的精神滋養與休憩空間。諸如,高擎雷州文化的擎雷書院,被評為4個A級景區的集民俗、商業、旅游于一體的茂德公鼓城,薈萃生態與人文之美的雷陽碧道、西湖碧道,回響千年古窯韻的客路瓷窯博物館,推進7個美麗建設的調風鎮文化體育公園、南天公園。
借全國媒體之筆,書寫雷州文化之厚,風光之美,奮進之雄姿,為雷州的騰飛注入新的動能。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