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廣東海洋大學水產學院在湖光校區舉辦“水產爭鋒,‘面’見未來”校園BOSS直聘活動,推動畢業生高質量就業。(10月19日《湛江日報》)
廣東海大近日舉辦了一場校園招聘活動,有兩個新變化令人眼前一亮——第一個變化,是“多企共面一名學子”的面試機制;第二個變化,是“臺下師生全員觀摩”的學習機制。這兩個變化,并非簡單的招聘流程調整,而是對傳統校招單向性、封閉性短板的系統性革新,在效率提升與育人賦能的兩個方面齊發力,給高校就業服務帶來了新思路。
“多企共面”模式,直指傳統校招“企業單打獨斗、學生奔波面試”的效率困局。以往校招中,學生需在不同企業的相似提問中反復展示自我,企業也常因信息收集不足導致匆匆一“面”,既浪費雙方時間成本,企業又易因評估維度單一錯失優質人才,而部分學生即便通過多輪面試,也可能因企業需求與自身優勢錯位導致“被刷”。
而廣海這次校招明顯換了一個思路:6家企業聯合考核,構建起“集體評估機制”:一方面,企業可圍繞行業共性需求展開連環提問,從技術認知、職業素養等多維度立體考查學生,避免單一企業視角下的評價偏差;另一方面,學生無需來回奔波,一次面試即可了解多家企業需求,且能通過不同企業的提問差異,更清晰地認知水產行業究竟需要怎樣的人才,更好地把自己的優勢展示出來。這種“一對多”,將招聘的“C位”給到了學生,不僅提高了校招效率,更讓企業與學生的雙向選擇更具針對性。
“臺下觀摩”的設計,則將就業指導從“說教輔導”升級為“沉浸體驗”。傳統就業指導多以講座、一對一咨詢為主,信息傳遞單向且覆蓋面有限,學生往往因缺乏實戰參照,難以體會到老師究竟在說啥。而廣海水產學院的這次校招,800余名師生現場觀摩面試全程,這本身就是一個沉浸式的“大課堂”:觀摩者既能直觀觀察求職者如何拆解行業問題、組織應答邏輯,學習專業表達與應變技巧;也能通過企業提問,反向推導行業對人才的能力期待,提前校準自身學習與職業規劃方向。更重要的是,這大大增強了廣海學子的求職信心——當看到優秀的師兄師姐獲得企業認可,觀摩學生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學有所用”,進而激發提升自我的內在動力。這種“以觀助教、以觀促學”的模式,讓就業教育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感知”,實現了就業指導覆蓋面與實效性的雙提升。
廣海水產學院的這種兼顧精準匹配與全員賦能的校招新模式,通過面試流程創新,讓企業深度參與人才評價、讓就業指導融入實戰場景,著實值得點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