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我的掃地機器人轉起來啦!”近日,湛江市少年兒童圖書館一樓熱鬧非凡,“制作掃地機器人”趣味科學實驗小課堂歡樂開課,一群“小科學家”在這里動手又動腦,解鎖科學新玩法。

課前期待:小眼神里裝滿好奇
“同學們家里有沒有掃地機器人?”“掃地機器人長什么樣呢?”
“圓圓的,扁扁的……”活動還沒開始,同學們就早早來到教室里,面對老師的提問,大家都爭先恐后地搶答。“老師,什么時候開始呀,我好想做掃地機器人!”大家七嘴八舌地說著,迫不及待想動手。神秘的科學實驗“搬”到同學們的身邊,大家對這場奇妙之旅充滿期待。
“圓形更容易避開障礙物。”老師向同學們解釋為什么掃地機器人大多都是圓圓的,隨后又向同學們科普了掃地機器人的分類,原來按照功能可以分為家用型和商用型的。

動手時刻:一步步搭建“科學夢”
(一)基礎搭建:給機器人安“心臟”
“第一步,先給電池盒貼雙面膠,再把導線穿過帶圓孔的木板!”老師話音剛落,同學們看著桌上的木板、電池盒、雙面膠等材料,立刻行動。大家小心翼翼拿著電池盒,像給它穿 “魔法貼紙” 一樣貼雙面膠,再仔細把導線穿進木板圓孔,嘴里念叨:“電池盒是機器人的心臟,得貼牢!”
(二)動力連接:讓電機“活”起來
“現在要把電池盒導線接上電機,這是給機器人傳輸能量的關鍵!”同學們拿著導線和電機,像“微觀醫生”給機器人做“手術”。在對接導線時,大家的眼睛都瞪得大大的,教室里還時不時傳來成功接上后的歡呼,“接上啦!我成功啦!”
接著把再電機放進木板中間孔內,輕輕按一按,給機器人 “安好家”,這一步就完成啦。
(三)組裝升級:給機器人穿“鎧甲”
“取2號木板固定電機,再拼3號木板,機器人的‘鎧甲’要搭穩!”同學們開始組裝木板,有的兩兩合作,你遞木板我固定,像在玩 “科學積木游戲”。拼好后,把皮帶輪裝電機軸上,小手轉一轉皮帶輪,掃地機器人就開始“咕嚕嚕” 轉,大家笑得格外燦爛。
(四)收尾裝扮:讓機器人“變可愛”
當然,只轉動起來還是不夠的,“最后,我們把毛根貼在皮帶輪周圍,它轉動時帶著毛根就可以掃地了,注意不能貼得離皮帶輪太近了,動力不足會影響它轉動的。”老師詳細囑咐。同學們發揮創意,有的把毛根貼得整整齊齊,說要讓機器人“高效掃地”;有的給紙卡畫上笑臉,讓機器人“萌萌噠”。放入電池,“嗡嗡嗡”聲響起,機器人轉起來,同學們瞬間歡呼,成就感爆棚!

歡樂收尾:科學種子悄悄發芽
活動結束,小朋友們拿著自己做的掃地機器人,臉上笑開了花。將要讀五年級的李坤成同學是第一個完成的,“我平時很喜歡動手做實驗,對我來說比較簡單,今天還學習到掃地機器人是怎么組成的,很開心!
大家也紛紛分享制作心得,“原來科學這么好玩,我下次還要來!”“我要拿回家給爸爸媽媽看看。”圖書館里回蕩著歡笑聲,這場科學小課堂,是知識與歡樂的碰撞,不僅讓同學們學會制作掃地機器人,更在他們心里種下熱愛科學、勇于探索的種子,期待這些種子慢慢發芽,長成“科學大樹”!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