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1月13日電?總部設在法國的音樂流媒體平臺“迪澤”與益普索集團12日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人們幾乎無法分辨人工智能(AI)生成的音樂和人類創作的音樂。有人擔心,這或引發版權問題,進而影響音樂人生計。
益普索集團受迪澤平臺委托,于10月上旬請9000名來自美國、英國和法國等8個國家的成年人聆聽兩段AI制作的音樂片段及一段真人創作的音樂。結果顯示,97%受訪者分不清哪段音樂由AI生成,52%對無法分辨感到不安。

2022年3月1日,一名女子在西班牙巴塞羅那2022世界移動通信大會上通過虛擬現實技術在“元宇宙”中體驗音樂會。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此外,大多數受訪者希望明確標出AI音樂。調查顯示,73%的受訪者支持在推薦AI曲目時進行標注,45%希望有過濾選項,40%表示完全不想聽AI音樂。
對于AI的影響,51%受訪者認為這一技術將導致流媒體平臺出現更多低質量音樂;約三分之二受訪者認為,AI正在削弱音樂產業中人類創造力的價值。
迪澤首席執行官亞歷克西斯·朗泰尼耶說:“調查結果清楚地表明,人們關心音樂,并希望知道自己聽到的音樂是人工智能生成的還是由人類創作的。”
“我們堅信創造力源于人類,理應受到保護。”他說。
路透社認為,這凸顯業界對AI顛覆音樂創作、消費及盈利模式的日益擔憂。
迪澤擁有約970萬訂閱用戶,目前每日AI音樂的投稿量已攀升至超過5萬首,約占其總上傳量的三分之一。為提升透明度,該平臺已推出標記功能,并將AI曲目排除在編輯精選歌單和算法推薦之外。
不過,此次調查中,46%的受訪者認為AI有助于他們發現符合個人品味的新音樂。
音樂和娛樂數據分析機構美國盧米納特公司5月的一項調查顯示,多數美國觀眾對電影特效等領域使用AI持無所謂或接受態度,但對AI編寫劇本或合成演員持懷疑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