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在二手書店里挑選心儀的書。 記者 李忠 攝
“二手商品實惠又環(huán)保,淘二手貨也是一種彰顯個性、傳遞綠色理念的生活方式。”談到自己喜歡二手交易,湛江某高校大學生小楊如是說。
“二手風”悄然席卷年輕消費群體。從線上平臺到線下市集,從復古唱片到限量潮玩,如今的年輕人淘二手貨,早已不單單是為了省錢,更是在傳遞一種拒絕千篇一律、倡導物盡其用、踐行綠色理念的“社交口號”。
二手交易:
不止省錢,也是生活的共鳴
比起批量生產、千篇一律的快消新品,二手市場里的物品往往獨具特色,還承載著別樣的故事。例如,復古唱片封面上可能留存著前任主人的涂鴉,限量潮玩手辦背后藏著一段艱辛的購入經(jīng)歷,絕版書籍總有懂它的人愿意為之買單……
越來越多年輕人在購物前會進行理性思考,他們會問自己三個問題:“擁有這件物品會不會讓我更快樂?”“它會幫我節(jié)省時間還是浪費精力?”“它的真實價值是多少?”這種理性思考,推動著他們優(yōu)先選擇品相良好的二手商品。
小楊不久前剛換了一部9成新的“二手”手機,他也道出了不少年輕人青睞二手交易的“經(jīng)濟考量”:“買二手商品既實惠又環(huán)保,就如手機,新舊款功能差異不大,買二手機能省下好幾千元。”
而比起省錢,吳川“90后”小郭卻更喜歡這個交易的過程。小郭是某二手書平臺的忠實用戶,5年間他在該平臺共購入130多本二手書,平臺數(shù)據(jù)顯示,這比購買新書總共節(jié)省了3000多元。但比起省錢,小郭卻坦言更享受找書、比價、探索的過程,他認為這一過程彰顯了自己的品味和對書籍的理解。
看“二手”不止“淘貨”
舊品店內與舊時光邂逅
除了線上二手交易平臺迅速崛起,湛江不少跳蚤市場、二手書店、古著店等,也依然活躍。
位于湛江市赤坎區(qū)中華路118號的松敏二手書店,自2007年起就成了學生與學者的“秘密基地”。它大隱于市,低調的門臉后,滿室書香撲面而來。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古典文集、浩瀚史書等各類書籍隨處可見,隨手翻開一本,便能開啟一段與舊時光的邂逅。
若在霞湖公園散步,只要多留個心眼,轉身或許就能邂逅雄仔舊書店,瞬間墜入另一片書海。陽光透過窗欞灑在書頁上,連空氣都變得溫柔起來。
在吳川梅菉老城區(qū)十字街,電視、冰箱、沙發(fā)等家具回收業(yè)務開展得紅紅火火,輕松實現(xiàn) “變廢為寶”,讓人們發(fā)現(xiàn)復古懷舊之美,吸引了眾多市民前來。
在赤坎區(qū)九二一路,有一家名為“全能相機器材”的店鋪。這里老師傅的手,能修復的不只是相機,更是一段段模糊的年華。這里連接著過去與現(xiàn)在,讓那些依然迷戀機械快門聲、癡迷于手動對焦質感的人們,能找到歸屬感和所需的一切。
走進赤坎古玩文化城,仿佛邁入時光隧道,瞬間與當下的快節(jié)奏生活抽離。古玩文化城里,擺滿了各式老物件:紋樣精巧的飾品、沉淀了歲月的擺件……
湛江還藏著不少特色古著店,等待著懂它的人前來探索。老七古著位于霞山區(qū)海景路海寧小區(qū)新居菉苑,風格與種類堪稱豐富——古著服飾、手作小物、潮流單品混搭陳列,每一件都能戳中愛好者的“心頭好”,讓人淘到驚喜。
舊品流轉的不只是器物,更是藏在其間的情感與記憶。
經(jīng)營多年的店家,往往是最好的“故事講解員”,他們娓娓道來每件藏品背后的過往:或是祖輩下南洋奮斗的見證,或是湛江港昔日繁華的縮影,又或許只是某個尋常人家的生活印記……
閑置經(jīng)濟新價值
助力情感聯(lián)結與社交拓展
正如許多熱衷交易閑置商品的年輕人所說,在二手市場中“淘好物”“撿漏”,不僅看重物品的實用性,還享受一種“尋寶”的快樂。二手商品能夠滿足他們在懷舊追憶、印象塑造等方面的情緒需求,提供獨特的情感體驗。
兩年前,家住吳川的小陳,在網(wǎng)上賣掉了一部閑置的“拍立得”。令他出乎意料的是,這位同城買家詳細詢問了“拍立得”的使用技巧,兩人從攝影聊到旅行,最后成了好友。“現(xiàn)在我們一有機會就會相約拍照,這種聯(lián)結遠遠超出了交易本身。”
吳川“00后”小麥一直喜歡某動漫IP,2024年開始收藏該IP的周邊產品,并加入了一個二手交易群。對于入圈較晚的他來說,二手交易能幫助他以更合適的價格,購買到早已停產的限定周邊。二手群里聚集了眾多資深愛好者,他們會為“萌新”解釋不同品牌周邊的特點、分類等信息,也會經(jīng)常分享周邊搭配的點子、最新出片的寫真等。小麥說,他喜歡帶著毛絨玩具旅行,還愛給它們拍照。有一位賣家正是看到了他分享的照片,才愿意把自己珍藏的限量毛絨玩具賣給小麥,賣家希望小麥“帶玩偶去看更大的世界”。
“在閑置經(jīng)濟領域,消費者不只是被動的內容接受者,還是文化符號的傳播者和再創(chuàng)造者。”湛江市人大代表林壯錦認為,這種文化符號的傳播,不局限于單純的商品交換,而是擴展到了文化認同和社交資本的交換。
“年輕人正用自己的方式擁抱閑置經(jīng)濟,讓閑置物品‘活’起來,也讓生活變得更有溫度、更具個性。”林壯錦指出,隨著相關配套服務的不斷完善,湛江的閑置經(jīng)濟將迎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為城市發(fā)展注入新的活力。
不過,林壯錦也指出,如何提升二手交易的便捷性和安全性,是當前閑置經(jīng)濟發(fā)展面臨的一大挑戰(zhàn)。他希望未來能有更專業(yè)的鑒定服務和更便捷的物流方案,甚至期待每個社區(qū)都能設立二手交換站,讓閑置物品的流轉更加高效、順暢。
未經(jīng)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