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肖亞卓、公兵)今夏的阿爾卑斯山谷,姚妙沖過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OCC組(50公里組別)終點時,還是女子組第二個到達的選手。十多天后,原本獲得第一的肯尼亞選手因興奮劑違規被取消成績,姚妙遞補為冠軍。

姚妙(左)在2025年UTMB OCC組別終點處與另外兩名選手合影。圖源:UTMB賽事組委會
繼2024年后,她再一次站上該組別的最高領獎臺,加上2018年奪得CCC組(100公里組別)冠軍,姚妙成為亞洲首位在UTMB不同組別三度奪冠的女運動員。這位從貴州大山里“跑”出來的女孩,又因大山而成就自我,再次書寫了屬于中國越野跑的新篇章。
大山里走出的冠軍
姚妙與大山的緣分,從出生那一刻就開始了。1997年,她出生在貴州六盤水的一個小山村。她是這個貧困山區家庭里的第6個孩子,上有4個姐姐和1個哥哥,年幼的她很早就要幫家里下地干活,背著竹簍上山挖土豆、掰玉米。
“我們家在半山腰,學校在山腳,一天來回就是十多公里。”姚妙回憶,“放學后還要去山里幫忙干農活。”
年少時的姚妙完全想不到,自己后來的人生會因為跑步和山,再聯系在一起。
“那時候也根本不知道有這么一個跟山有關的運動項目。”

2023年,姚妙在家鄉參加比賽并奪得六盤水馬拉松賽國內女子組冠軍
2012年,15歲的姚妙因在省運會上表現突出,被選入貴陽市體校。她最初嘗試自行車,后來轉向跑步。但在2016年畢業時,因為種種原因,她既沒能脫穎而出進入專業隊,也未考上大學。迷茫之中她選擇了前往江西投奔自己的三姐,在那里學習化妝謀生,同時也在健身房兼職補貼生活。
真正的轉折出現在一次看似沖動的決定。為了贏得獎金,她借錢坐了30多個小時的火車,來到幾千公里外的張掖參加一場百公里越野賽,卻因高原反應在40公里退賽,不僅沒能獲獎,倒欠下1000多元錢。
那次失敗,卻點燃了她的斗志。僅僅三周后,她站上另一項高原百公里賽事的起點,并最終以領先第二名一個半小時的優勢,贏得了人生第一個冠軍。
接下來的兩年時間里,姚妙幾乎橫掃國內賽場,不僅是越野跑,還在馬拉松比賽中多次奪冠。2018年,她第一次參加UTMB,就在CCC組別中奪冠并刷新紀錄,成為首位在該賽事奪冠的亞洲女性。

姚妙在2018年奪得UTMB CCC組別冠軍后慶祝勝利。圖源:UTMB賽事組委會
“我在越野跑里感覺自己更有優勢。”姚妙說,“我的反應能力比別人要快,適應山地環境也比別人更容易。到國外比賽,一周左右我就能完全適應山地環境。”
2018年,姚妙的名字第一次真正走向世界。
挫折與復出之間
頂峰之后,并非一路坦途。2019年,姚妙在國內依舊保持著冠軍水準,但在國際賽場卻接連退賽。過度參賽、傷病困擾和科學補給不足,讓她在UTMB等重要賽事中甚至一度因突發短暫失明被迫退賽。那一年,她幾乎失去了繼續奔跑的信心。
“當時確實不想再回越野賽道了。”姚妙回憶,“就想著既然不想跑越野,那就去跑馬拉松。”
2019年,她加入湖北田徑隊,開始嘗試轉攻馬拉松。2020年考入華中師范大學后,她一邊學習一邊繼續參賽,在全國錦標賽和多站城市馬拉松中屢次奪冠。疫情期間,她的節奏被迫放緩,但也因此獲得了調整和反思的機會。

2019年4月14日,姚妙在楊凌農科城國際馬拉松賽上獲得女子組全程馬拉松冠軍。新華社記者 劉瀟 攝
2022年,她重返越野跑賽場,復出首戰便贏得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115公里冠軍,隨后連續在國際賽場取得突破。2023年至2025年,她兩度奪得UTMB賽事的OCC組冠軍,還在勃朗峰馬拉松等賽事中穩定站上領獎臺。

姚妙在2023年勃朗峰山地馬拉松比賽中
即便在賽場重回巔峰,挑戰依然存在。今年的UTMB賽事OCC組中,她在22公里處遭遇計劃外的考驗。
“我們原本計劃在那個補給點補水,但到的時候什么都沒有。”她說,“那一刻心態確實受到了影響,但不能想太多,時間耽誤不起。”
最終,她只能在途中尋到牛棚里的水源來調配自己的電解質能量粉,能量和水分供應上后,體能才逐漸得到緩解。面對突發狀況,她學會了冷靜調整,也更懂得過程的重要。
近幾年,中國的越野跑運動發展迅速,從高原到沿海,賽事數量逐年攀升,參賽人群也在不斷擴大。越野跑不再只是小眾圈子的愛好,而逐漸成為大眾體育和戶外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姚妙也談了自己的觀察。她說:“在國內,比賽往往融入地方文化,而且補給和保障做得很周全;國外賽事更強調競技,補給就隨意得多。”在她看來,中國越野跑正在以獨特方式成長。

2024年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上,姚妙在沖線前與觀眾們擊掌。圖源: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賽事組委會
超越勝負的堅持
在一次次比賽和狀態的起伏中,姚妙逐漸學會了和輸贏相處。
“2019年之前,我幾乎每一場比賽都只想著冠軍。”她說,“如果沒拿到,就會覺得自己訓練不夠刻苦。”但頻繁的退賽和傷病,讓她明白了單純的執念只會消耗身體和心態。“現在,大比賽里我依舊會全力去拼,但小比賽的時候,我更享受過程。”

姚妙在比賽中向現場觀眾揮手
這種心態的變化,也體現在今年UTMB上的經歷。雖然她第二個沖線,但在對手成績因興奮劑違規被取消后,她被遞補為冠軍。“其實心情蠻復雜的。”姚妙坦言,“當時已經接受了第二名,后來對手又出現興奮劑事件,對我來說也沒什么變化,不會因為遞補成為冠軍而額外有太多情緒波動。”
今天的姚妙,比以往更從容,也更堅定。對年輕選手,她的建議很直接:“要學會做一個‘笨小孩’,學會信任教練。如果總是想法太多,反而會限制天賦。”
作為女性運動員,姚妙也不回避那些客觀存在的挑戰。“生理期甚至賽道上的一些細節,都會影響發揮。”她說。但在她看來,越野跑的魅力正在于它的公平——無論男女或者年齡,最終決定成敗的,始終是耐力與意志。

姚妙在云南進行高原訓練
正因為經歷過低谷、質疑和意外,她才更懂得勝負之外的意義。在一次次奔跑中,她看到的不僅是終點,更是過程中的風景,當然,也在其中不斷找尋自我。
當被問及“越野跑是否讓你更了解自己”時,她的回答是:“我仍處于探索階段。”
從大山之外回到大山之中,姚妙繼續奔跑,把人生的答案留給山徑去回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