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南興鎮步月村。
全鎮水稻種植從育、種、管、收、售,逐步推廣實現產業全鏈條化;平蘭村的140畝布渣葉長勢正旺,豐產期每年為村集體增收50萬元;梅田村“稻稻+”產業園內稻浪滾滾、冬種蔬菜播種在即……走進雷州市南興鎮,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生動圖景躍然眼前。
南興鎮是農業大鎮,也是雷州市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素有“雷州糧倉”之稱。近年來,該鎮依托“百千萬工程”實施契機,在廣州市駐湛江雷州市南興鎮幫扶工作隊(下稱“工作隊”)幫扶下,因地制宜,聚力打造串聯沿線各村莊的鄉村振興示范帶,主要糧食產業和特色經濟農業發展日益蓬勃,以點促面帶動全域提升,走出了引領全鎮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南興模式”。
在南興鎮的鄉村振興制衣車間,女工忙著縫制衣服。
提質增收 打造水稻全產業鏈
立秋,記者走進南興鎮惠眾稻菜專業合作社稻谷烘干和大米加工廠,一股濃郁的稻香撲面而來。廠房內,機器轟鳴,一排排現代化的稻谷烘干設備正高效運轉,金黃色的稻粒傾瀉而出,匯聚成一座座金色小山。隨后,數名工人熟練地操作著鏟車,將稻谷運送至大米加工區的傳送帶上,經過篩選、去石、脫殼、碾米,變成晶瑩剔透的大米,最終被封裝進包裝袋中,等候送往全國各地。
“近年來為提高水稻品質,我們引進并推廣優質品種‘絲苗米清香十九香’,該品種干稻谷每斤收益由原品種的0.8元/斤,提高到1.4元/斤,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種植的積極性。”合作社負責人陳桂龍仔細查看各個加工環節,“合作社已建立起絲苗米精米加工銷售一體化體系,實現年烘干稻谷2萬噸,精米加工3000噸,目前,我們在南興、附城和松竹等鎮持續擴大該品種水稻種植面積,種植面積已超過1000多畝,正朝著雷州最大絲苗米種植基地發展。”
南興鎮作為雷州市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水稻種植面積約7萬畝。為全面提高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水平,南興鎮政府于2022年投入資金150萬元成立由惠眾稻業牽頭、8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參與的農機專業服務聯合社,配備有收割機5臺,其中2臺有秸稈打捆功能,還有抓草機1臺。目前,聯合社現有機械年均作業量可達萬畝,成為推進水稻產業全程機械化發展的關鍵一環。
大米產得多,銷售渠道也得更廣。在提升機械化生產的同時,南興鎮積極發展水稻種植訂單農業,在工作隊協調下,按照“合作社+農戶”模式,以全鎮4家稻谷加工廠為依托,采取兜底收購、隨行就市訂單式發展,調動農戶特別是種植大戶的生產積極性,加快推進農業全產業鏈整合。
“南興鎮目前與廣州市糧食集團簽訂有6000畝絲苗米收購協議,年銷售額1800余萬元。下一步,我們還規劃建設田頭智慧小站,并完善冷庫和稻谷儲存倉的建設。”陳桂龍說。
南興鎮惠眾稻菜專業合作社稻谷烘干和大米加工廠。
探索特色農業 壯大集體經濟
“步月灣串聯四口魚塘,不僅是村前300畝稻田灌溉的主要水源,還承載著更為豐富的經濟潛力。”在波光粼粼的步月灣前,步月村黨支部書記林楊二告訴記者,目前,步月灣內180畝魚塘正在開展赤尾魚試養項目,預計每畝產值將突破2000元,年內有望為村集體經濟增收15萬元。
去年,步月村依托步月灣的優質水源條件,成功在10余畝稻田試種養高標準的禾蟲,每畝收益高達1萬元,“種養禾蟲對氣候、土壤、水源和技術的要求極高,盡管今年我們因天氣因素暫停了該項目,但村里仍計劃在未來擴大試種規模,將禾蟲種養培育成為步月村的特色農產品。”林楊二說。
“為了最大限度發揮土地的生產效益,結合水稻兩造種植實際,近年來,由我村黨支部創辦的梅興種養專業合作社在工作隊的幫扶下,探索實行‘稻—稻—菜’的輪作模式,試點建起了冬種油菜和西藍花種植基地。”梅田村委會主任吳湛軍告訴記者,目前,該合作社已與大型商超簽署了西藍花產銷對接協議,1斤左右大的西藍花由超市保底價收購,其他重量標準的西藍花切碎包裝后出口到日本等,“截至目前,該種植項目帶動梅田村60多戶村民就業,僅務工一項就帶來20余萬元收益。”
“在平蘭村還種植有140畝布渣葉,每年為平蘭村集體創收50余萬元,下一步將在南興鎮建成南藥種植及加工基地。”南興鎮黨委書記陳錫廣說。
打造現代農業多元融合發展模式
農業為南興鎮的多產融合發展注入了活力。
“目前,我們的工廠已吸納超過60名‘媽媽工人’,在制衣行業的生產高峰期,熟練工人的月平均工資已超過5500元。”吳湛軍詳細介紹了梅田村鄉村振興建設規劃中的關鍵項目——梅田村“稻稻+”產業園。該產業園涵蓋了育種區、糧食加工區、稻草烘干區、分揀物流區、冷庫倉儲區以及鄉村振興制衣車間等多個功能區。
“除了傳統的種植作業外,我們還充分利用了當地的勞動力資源,男性勞動力可進入加工廠、倉儲庫等區域工作,而女性則能在制衣廠內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這可謂是現代版的‘男耕女織’模式。”吳湛軍說,目前制衣廠廠房計劃擴建,預計將為村集體經濟帶來更多的增收。
“為做活農旅結合文章,提升農業綜合價值,步月村正積極籌劃將農耕漁稻與步月灣休閑健步打卡點相結合,建設環塘綠道,進而拉動南渡河河鮮和稻業文旅發展,進一步壯大集體經濟收入。”陳錫廣表示,下一步,南興鎮將深度挖掘農業與旅游、文化的結合點,致力于打造“農業+旅游+文化”的現代農業多元融合發展模式,全方位激活鄉村振興的內生動力。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