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井然、路面潔凈、綠植養眼,系紅袖章的志愿者們穿梭其間,或勸導商家文明經營,或開展“六亂”專項整治……近日,記者走進遂溪縣北坡鎮時,新風撲面而來。
今年以來,北坡鎮持續推進“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搶抓省第二批典型鎮建設新風口,著力補短板儲勢能激活力,“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的縣域副中心城鎮雛形呈現。
黨建引領 “一盤棋”抓推動
遂溪成立縣鎮兩級“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工作專班,為高質量創建典型鎮“把脈定向”。縣、鎮主要領導擔任組長,專班下設辦公室以及五個專職工作組,統籌聚合全縣力量一體化推動典型鎮建設。指揮部和專班辦公室設在北坡鎮,同步設立施工方指揮辦,合署辦公提升效率。
北坡鎮將鎮區網格化劃分為12個“六亂整治”責任網格區,優化整合黨建、綜治等各類網格為統一的“綜合網格”,實現“一網統管”。初步形成“縣掛點單位領導與鎮領導班子擔任一級網格長,鎮中層干部擔任二級網格長,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擔任三級網格長,機關企事業單位負責人、黨員先鋒、人大代表、熱心鄉賢聯系戶”的四級組織架構,。
該鎮細化梳理指標任務,明確64項創建工作任務完成時限和相關牽頭責任人,形成進度每日一上報、工作進程每日一研判、工作問題每日一磋商、工作整改每日一派單的“4個一工作模式”。
多方聯動 凝聚創建合力
行走北坡圩鎮,昔日雜亂招牌變得有序,連舊墻繪上醒目的彩繪……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在該鎮干群合力推動下,變得美麗和諧。
凝聚多元合力,北坡鎮開設“我為典型鎮出份力”大講堂,召開老干部座談會、鄉賢座談會12場次,向退休老干部、熱心鄉賢和專業人士代表的征求建議,畫出典型鎮建設“同心圓”。
利用“平安夜訪”契機,工作人員走家串戶聽民聲,將社情民意與典型鎮創建結合。
與中建二局結對幫扶,形成總投資額達8.15億元,包括括圩鎮風貌提升、環境秩序整治、基礎設施提標、服務功能提質、鎮域經濟發展、治理能力增效等6大類共51個項目的典型鎮項目庫。
長效機制 煥新鎮容鎮貌
對標對表典型鎮創建“1+4+7+9+N”指標任務體系,推動北坡鎮“蝶變”升級。
做好“1”個規劃,制定北坡鎮典型鎮建設規劃。
做實“4”個攻堅任務。該鎮鎮區已建有11個垃圾分類點、1個垃圾中轉站和1個污水處理廠,同時積極開展“六亂整治”專項攻堅行動。
推進“7個一”項目建設。該鎮一個美麗鄉鎮入口通道、一條美麗示范主街、一個美麗圩鎮客廳、一條美麗碧道、一處房屋外立面、一個綠美生態小公園、一個干凈整潔農貿市場等“7個一”項目全面刷新進度,進一步提升全鎮“顏值”。
提升“9”項具體任務。該鎮已建有中心幼兒園、中心小學、寄宿制學校、衛生院、綜合性商業超市等教育、醫療和商超等設施,鎮主要領導多次帶隊對教育、托育、養老、教育共同體等設施和服務實地測評,打造完善服務圈、興旺商業圈和便捷生活圈。
完善“N”個其他內容。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累計投入財政資金超過700余萬元大力支持北坡紅糖、何爸番薯、海紅香米、蝦溝紅米和新屋即食薯粉等特色農產品建設,打響北坡農特產品“名氣”,為北坡匯聚“財氣”。
以點帶面 助推全面發展
堅持發展特色產業,依托種植面積5萬畝的甘薯、2個農產品集散市場和新屋薯粉廠打造甘薯產業園,依托甘蔗主題公園、魚龍湖度假村、八仙湖生態園和悅新居民宿,打造農文旅融合產業園。
該鎮圍繞民風民俗,成功舉辦鄉村音樂節、沙灘排球賽和鄉村振興特色美食節,活動期間現場人流累計近5萬人次,帶動周邊消費840萬元。成功舉行2024首屆廣東(遂溪)北坡游魚文化周,累計吸引超10萬人游玩,拉動本地經濟收入近1000萬元,“北坡游魚”IP“火出圈”,并“游”上了人民日報。
傳承鄉風文明,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北坡鎮打造“五老和事團”黨建品牌,設立“榕樹下議事”的村民自治制度,推行“戶聯網自治積分制”,并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等農村文明創建活動。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