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徐聞縣了解到:革命老區村徐聞縣龍塘鎮木棉村委會那宋村,自2019年來,那宋村在各級黨委、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和指導下,借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開展“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的契機,舉全村之力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使村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幸福指數明顯提升。

面貌煥然一新的那宋村。通訊員李梅英 攝
弘揚革命精神 紅色基因代代傳
那宋村歷史悠久,位于徐聞縣龍塘鎮西南方向,距離龍塘鎮區3公里多,交通非常便利。該村有著光榮的革命歷史,那宋村群眾為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均作出了一定貢獻。
全村有110戶,人口共586人,村民居住相對集中。村莊占地面積約250畝,耕地、水田面積約1426畝,主要種植水稻、蔬菜、香蕉等作物。兩年前,那宋村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落后,村里環境不盡人意,到處雜草叢生、柴木石塊亂堆、污水橫流,當地干部看到眼里、急在心里,不甘落后,積極思索如何帶領群眾改變村環境。在各級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2019年初,該村借助“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行動的契機,弘揚革命精神,決定從改變村莊環境抓起,并且“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據村民小組長王際京介紹,整治中,群眾家家戶戶參與,投工投勞消滅“臟、亂、差”,齊心協力建設美好家園,掀起了建設新農村的熱潮。
干群同心協力 建設美麗家園
在新農村建設中,村民當主體、唱主角,熱情高漲,男女老少齊上陣,甚至村里80多歲的老奶奶也積極參與,為環境整治貢獻力量。全村所有無人居住房宅、牛欄、羊欄、簡易棚全部清拆完整,全村四周的竹叢、亂木、雜草也全部清理干凈。據統計,此次行動共出動鏟車、中小型運輸車600架次,運走石頭1000多噸,亂木雜草200多噸,雜土300多噸。在5個多月的時間里,全村群眾共投工、投勞6000多人次。無償奉獻石頭350多立方米,砌攔護墻160米長,面積480平方米。同時,村里還購置了一批花木,種植在公共地方,綠化美化村莊。有的村民看到后,也主動購置花木,種在自家的房前屋后,扮靚自已的家園。
村莊環境變整潔了,村民又積極捐款,并多方爭取有關部門支持,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通過全體村民的積極努力,村里已建成6米硬底化水泥道路1公里、4米水泥道路4公里、3米水泥道路1.5公里、2.5米水泥道路3.5公里,實現了全村大路小巷全部硬底化,并在主要路段兩旁種上風景樹,各種花圃400多平方;在道路兩旁安裝了路燈189盞。每當夜幕降臨,太陽能路燈就齊刷刷地亮起來,“點亮”村民的生活。
村里還建起了排污管網、文化樓、老人活動中心、垃圾收集點、公共廁所等。目前,該村90﹪的農戶居住上二層或三層樓房,家家戶戶通自來水,洗菜等生活用水實現地下排放,集中處理,同時家家戶戶都把家畜圈養起來,村面貌煥然一新,呈現出欣欣向榮的美麗景象。
培育文明新風 助推鄉村振興
那宋村有重學、敬老的傳統美德。為了激發村中學子發奮讀書,該村連續十年舉辦了獎學活動,給村里考上大學、重點中學的優秀學子進行表彰,引導更多家庭教育好子女。村青年還自發捐款成立了敬老基金會,在每年春節期間對村里6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慰問。
短短一年,那宋村在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村莊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對此心存感激。2020年初疫情期間,村民們把對黨和政府的感激化作對湖北前線的捐贈行動。村民小組長王際京說,村里用廣播發動捐贈瓜菜,短短幾個小時就收到群眾采購捐贈瓜菜的捐款2.3萬元。
為了采購捐贈蔬菜,王際京開車帶著村民到20多公里訂購瓜菜。一大早7點多鐘,50多位村民就到田間地頭采摘小南瓜,并打包裝上大貨車運往湖北黃石市。
據村民小組長王際京介紹,村前有幾塊空地是村民們的自留地,村民把自家的自留地捐出來,加上村里的集體用地,一共有40多畝,這些用地為村發展預留了空間。
為了把村莊建設得更美麗宜居,那宋村在原來的基礎上,又制定了發展規劃,分為短期規劃和長期規劃。其中,短期規劃是建設一個小公園、一座革命老區紀念館、一個濕地公園、一個籃球場、一個排球場,完善健身器材,并對村舊小學進行修繕,把其建成黨員活動室、村辦公室、圖書室;長期規劃是鄰近的結合烏港新農村片區,建設民宿,發展兼顧采摘、農事體驗、休閑度假的農莊項目,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新農村建設永不止步。那宋村一步一個腳印,正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鄉村振興戰略的總要求,推動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農業全面升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