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走好鄉村振興之路,黨建引領是根本,讓老百姓有獲得感是核心。近年來,遂溪縣烏塘鎮始終將精準扶貧工作和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通過實施基層黨組織“頭雁”工程,推行“基層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以特色產業為抓手,推動新農村建設不斷取得新突破。

遂溪縣烏塘鎮安貢村黨群服務中心。記者 李波 攝
黨建引領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辦好農村的事情,實現新時代鄉村振興,關鍵在黨,關鍵在黨建引領。近年來,烏塘鎮積極推動“頭雁”工程,推動黨員發展標準化、黨員管理科學化、黨員教育經常化,全力筑牢基層戰斗堡壘。
目前,烏塘鎮共掛牌成立34個鄉村振興講習所;投資34.5萬元對鎮委黨校進行升級建設,對安貢、塘溝等村鄉村振興講習所進行了重裝升級;加強村級公共服務中心建設,保障村級辦公經費每村16萬元;村級辦公場所已建成并投入使用17個,另外有16個在建;建有辦公場所的村支部全部建有黨員活動室(黨群服務中心)。一個支部一個堡壘,一個黨員一面旗幟,通過黨員服務崗、先鋒崗,充分發揮村級黨群服務中心的作用,該鎮形成了濃厚的黨建氛圍,堡壘作用明顯。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2016年5月,該鎮村委會完成下移后,選好配強村級班子是工作的關鍵。烏塘鎮委注重選優配強黨組織書記,加強下移村黨組織建設,著力配好擔當履職能力強的貧困村黨組織班子。同時,烏塘鎮積極培養發展村干部入黨。近兩年從村干部中發展黨員33名,轉正預備黨員49名。
為提高黨員及鎮村干部的思想素質和能力水平,烏塘鎮委鎮政府多次組織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精神、精準扶貧有關文件精神和政策業務,采取集中班子學習、干部學習、座談、相互提問、邀請專家輔導等方式,使干部學業務、懂業務、熟業務、干業務;并組織干部到佛山考察學習,學習發達地區發展新思路、新理念。利用鎮委黨校舉辦干部夜校,全鎮55歲以下男干部、50歲以下女干部共120人分期學習電腦操作,全面提高鎮村干部適應新時代發展的工作能力。同時注重在扶貧工作中鍛煉培養干部,全力打造一支“懂扶貧、會幫扶、作風硬”的扶貧干部隊伍。
打造產業助推鄉村振興
烏塘鎮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適宜種植各種南亞熱帶農作物。
全鎮土地面積49平方公里,耕地36175畝,主要種植甘蔗、辣椒、番薯、木薯、藿香、金錢草等農作物。近年來,該鎮借力產業扶貧,挖掘特色農業產品,幫助貧困戶在家門口上班就業,拓寬增收致富渠道,吹響了鄉村振興的號角。
烏塘鎮羅屋村的瑞信蔬菜基地占地面積約1000畝,是當地推行“農村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的典范。此前,由于村內有能力的人都外出經商,村黨組織建設出現了“斷檔”現象。針對這種情況,烏塘鎮委將該村列為軟弱渙散村黨組織進行整頓,為其“補鈣壯骨”,推動該村黨建“提質增效”。如今,在新支部的帶領下,羅屋村建立起瑞信蔬菜基地,發展集約化農業種植,將村民的1000畝農田集體租賃,由專業公司進行種植,聘請該村貧困戶及閑余勞動力參與種植。目前,該種植基地共聘請了20多名固定工人,還有約130多名散工。固定工人每天收入120元,散工按14元/小時計算,每個工人每月基本能拿到3000多元。該模式不僅幫助村民把菜銷出去,還讓村民和貧困戶在家門口打工,找到了滿滿的“穩定感”。
“烏塘鎮是遂溪縣廣藿香的重要種植地,當前,我們正全力挖掘廣藿香文化,打造廣藿香品牌產業,通過產業規模推動發展,助推鄉村振興,幫助農民脫貧致富。”烏塘鎮黨委書記岑國強告訴記者,2016年,烏塘廣藿香被列入嶺南第一批受保護的八種中藥材之一,最近又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商標稱號,目前,烏塘鎮已種植廣藿香5000多畝,烏塘鎮廣藿香遠銷海內外。
同時,烏塘鎮還積極引進企業,以產業助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如與甘化糖業有限公司合作,投資50萬元建立100畝甘蔗種苗種植基地,廠家負責提供種苗并負責收購,所得收益給貧困戶分紅。而新引進的遂溪縣玖洲工藝有限公司,在鎮區投資3000萬元建竹制品加工廠,該加工廠建成后,可解決150個就業崗位,特別是設立扶貧車間,招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就近務工,并可提供簡易機器和原材料給農戶在家加工,廠家回收產品,幫助貧困戶增收。烏塘鎮政府還向玖洲工藝有限公司投入200萬元產業扶貧資金,貧困戶每年可從該公司獲得分紅收益。
鄉賢參與增強脫貧攻堅力量
烏塘鎮外出鄉賢眾多,如何讓鄉賢參與到鎮村建設中來?烏塘鎮不斷創新“鄉賢+”載體,搭建鄉賢服務平臺,健全鄉賢工作制度和運行機制,為鄉村振興注入了強大的活力。
國家一級作家洪三泰正是烏塘鎮的知名鄉賢之一,洪三泰家庭被評為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獲獎后,受邀為烏塘鎮廣大干部群眾上家風傳承教育課,傳播良好家風。受其影響,周屋、湛川、烏塘圩等23條村鄉賢紛紛行動,利用春節、重陽節等節日回鄉舉辦敬老孝老活動,帶動促進了鄉風文明建設。
日前,記者一行到烏塘鎮采訪看到,在鎮政府大門正對面建成了一個別具一格的烏塘鎮文體公園。公園內建有舞臺、綠道、假山、瀑布流水、藿香亭、荔香亭、羽毛球場、乒乓球場、黨員活動場地、法治文化場地等,既突出園林綠化,又融入豐富的文化元素。據了解,這是烏塘鎮歷史上首個文體公園,規劃總占地面積20多畝,現首期建設10畝用地,已投資建設資金200多萬元,其中烏塘鄉賢和社會各界人士捐款110多萬元,單是深圳市遂溪商會會長陳恩玉就發動商會會員捐款近60萬元。此外,遂溪縣委政法委支持資金20多萬元建設法治園地。文體公園的建成,除了為烏塘群眾提供休閑娛樂場所之外,還成為展示烏塘悠久歷史文化底蘊、烏塘特色產業、烏塘鄉賢文化的一個重要窗口,并成為向廣大群眾宣傳黨建、宣傳法治的陣地。
鄉賢不僅起到了文化引領的作用,還助推了當地的扶貧教育。據了解,由深圳遂溪商會陳恩玉會長牽頭成立的烏塘鎮教育發展促進會、治安基金會,發動本鎮鄉賢和外鎮熱心人士,連續七年捐資支持教育事業和平安建設,去年獎勵烏塘112名考上重點大學、重點中學的學生,并資助45名貧困學生和孤兒學生。
在該鎮黨委和各級黨組織的引領下,烏塘鎮成立了鄉賢工作室,舉辦了鄉村振興講習所,為貧困戶傳授南藥、荔枝種植和家禽養殖技術,去年共舉辦各類技術培訓班5場,共325人次參加了培訓。通過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貧困戶的農業種養水平,烏塘鎮扶貧工作由“輸血”向“造血”大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