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實施三年來,湛江市赤坎區南橋街道百姓村作為首批典型村,立足城中村實際,從集體經濟提質、治理效能提升、民生福祉增進發力,交出務實亮眼答卷。這個戶籍人口約6000人、常住人口超6萬的城中村,先后獲“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等榮譽,成為赤坎區城鄉融合發展標桿。

深耕集體資產運營 夯實經濟發展根基
集體經濟穩扎穩打,夯實發展根基。百姓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依托城郊區位優勢深耕集體資產運營。三年間,村集體保有綜合樓、鋪面等優質資產,年度純收入穩定在3000多萬元,為發展舉措落地提供堅實支撐。村“兩委”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鞏固汽車商貿、餐飲娛樂等傳統優勢產業,轄區1000多家經營商戶有序發展,上海大眾、廣汽豐田等多家4S店形成集聚效應,帶動村民就業增收。通過規范集體資產租賃管理、盤活閑置空間,村集體收益穩步增長。

聚焦精細治理 破解城中村管理難題
治理精細提質,破解城中村管理難題。針對常住人口密集、3萬余輛電動車帶來的安全管理壓力,百姓村創新推行“三方壓實、三措保障”治理模式。劃分六個片區實施網格化管理,與房東、租客、經營者簽訂責任狀,將電動車管理納入村規民約并與村民福利掛鉤。通過“村委供地+第三方運營”模式,建成6個充電站、布設3000余個掃碼充電樁,實現“見縫插針”式充電覆蓋。投入300多萬元升級“雪亮工程”,新增600多個高清監控點位,57人治安聯防隊24小時輪崗,電動車“進樓入戶”等隱患基本消除。依托“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成果構建多元調解體系,2023年以來受理矛盾糾紛17件,調解成功率達93.3%,實現“小事不出片區、大事不出村”。

抓實民生文化建設 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民生文化同步推進,提升群眾獲得感。三年間,百姓村持續投入資金完善基礎設施,在舊村改造基礎上升級背街小巷排污管網、照明設施,確保全村道路硬底化覆蓋率100%。兩個村級小廣場成為居民休閑健身主陣地,村“兩委”定期組織健康義診、技能培訓等活動。文化建設守正創新,每年正月十七的年例活動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元素,通過花車巡游、舞龍舞獅等形式凝聚民心,成為“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載體。村文化樓戲臺定期上演雷劇,豐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鄰里關系愈發和睦。

如今的百姓村集體經濟穩健增長、治理秩序井然、村民生活舒心。村黨總支部書記表示,下一步將繼續深化“百千萬工程”成果,重點推進集體資產提質增效和治理數字化升級,讓這個外來人口聚集的城中村持續煥發新活力,為赤坎區城鄉融合發展提供更多“百姓村經驗”。
(來源:赤坎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