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將至,在為老年群體送上健康祝福的同時,老年慢性病防控的嚴峻現實也引發社會關注。
國家衛健委、中國疾控中心數據顯示,慢性病死亡人數已占居民總死亡的88.5%,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被1種及以上慢性病困擾。
10月27日,螞蟻集團AI健康應用AQ發起重陽節倡議《別讓慢性病搶走我們的父母》,呼吁全社會將敬老愛老延伸至老年慢病管理這一健康問題,并推出AI拍血壓血糖、家人健康風險預警、慢病用藥定時提醒等5項產品新功能,幫助子女將說不出口的擔心,變成真切的關心。


慢性病成老年健康頭號殺手
老年抑郁占AQ咨詢量榜首
據民政部數據,截至2024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3.1億,而慢性病已成為侵蝕老年健康的“隱形殺手”。
其中,三高癥(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是最普遍的健康隱患,且防控形勢不容樂觀——以高血壓為例,我國60歲以上人群高血壓患病率高達49%,而控制率僅為7.6%。
AQ披露的一組數據更折射出老年群體的真實困境:12%的老人會用AQ拍攝藥盒,希望看懂藥物成分和用法;老人們也會通過語音反復咨詢慢病護理知識,從“冠心病注意事項”到“糖尿病飲食指南”……他們既為身體不適擔憂,也亟須更多有效的幫助,比如在偶爾漏吃藥或忘測血壓的時候給予提醒。

AQ在7X24小時的隨時服務中,也能窺見老年慢性病的隱秘一角。
抑郁癥、高血壓、糖尿病是AQ上老年用戶咨詢量最高的3大慢性病種,還有超過25%的老年人失眠咨詢在零點后發出。
在“毛洪京智能體”的求助中,醫生團隊注意到了一個特殊求助:一位老人,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里,與AQ對話多達千余次,反復訴說著自己“每晚只能睡1到2小時”的痛苦。
這些話,他大概從來沒跟子女說過,就像很多父母一樣,把痛苦小心地藏著,只把“挺好”掛在嘴邊。

六成老人空巢獨居:
誰來守護他們的健康?
我國已加速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24年底,中國60歲以上人口達3.1億,占總人口22%,預計2035年將突破4億。
而據相關統計,目前我國有超六成老年人獨居或僅與配偶同住,“空巢家庭”成為常態,讓老年人健康管理的困難加劇。
75歲的張大爺,和患有小腦萎縮的老伴單獨居住,他自己也受高血壓、腦梗多年困擾,還因前列腺炎常夜不能寐。兩個女兒定居上海,只能節假日才回武漢,張大爺既要照料老伴的飲食起居、防止她迷路,又要打理自己的慢病用藥,常常忙得身心俱疲。有一次他忘記吃降壓藥,頭暈得站不穩,卻在女兒視頻時強裝精神說“一切都好”;夜間頻繁起夜后輾轉難眠,他也從不愿在電話里提及,只悄悄對著AQ反復咨詢“高血壓患者失眠怎么辦”,兩個月內累計咨詢近800次。直到女兒通過AQ的家人健康風險預警功能,發現父親連續一周的血壓數據都偏高,且多次錯過用藥提醒,臨時趕回家中帶父親買好降壓藥,手把手教他怎么做好慢病的長期管理。
AQ數據顯示,目前已有23%的老年慢病咨詢由子女代問,超七成涉及高血壓、糖尿病、癌癥等慢病的長期管理。
但對于身處異地的子女來說,代管父母健康還面臨諸多現實困難,如老人往往“報喜不報憂”,而子女不在身邊,也無法及時獲悉父母真實的健康情況。
不讓慢性病成為親情最漫長的告別,盡早發現與持續管理是最好的辦法,定期體檢、規律用藥、建立健康檔案則是慢病防控的關鍵舉措。而據相關統計,現實情況是,我國有超八成的老人經常忘吃或是漏吃藥;也僅有不到1/5的老年人,了解并購買過慢性病診療及康復護理等醫療服務。
據澎湃新聞,中國社會工作聯合會副會長周冰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對健康的需求非常迫切。作為疼痛的高風險人群,中老年人群不僅要有提前預防,主動健康的意識,同時還要善用先進科技,為健康撐起保護傘。
為幫助解決這些問題,圍繞老年慢病健康管理,AQ推出了多項功能:拍一拍血壓計、血糖儀即可智能解讀數據,像醫生能追問,并支持健康數據異常的即時預警;與魚躍聯合推出AI血壓計,可自動同步數據并生成健康周報,便于血壓長期管控;推出慢病用藥提醒功能,父母和子女都會定時收到通知,減少忘吃漏吃,避免病情反復;支持健康檔案共享給家人,父母的病歷和體檢報告,子女隨時能看、能管、能提醒……
通過技術讓子女即使身處異地,也能為父母的健康筑起“防護網”,讓重陽節的關懷不止于節日,更融入日常慢病管理的每一個細節。

AQ希望通過科技為用戶守護健康生活,從小細節開始,慢慢推動老年慢性病問題有效緩解。AQ在倡議信中也稱,“科技無法替代真實的陪伴和擁抱,把健康當成最好的禮物送給父母和我們自己,讓彼此好好同行的日子可以多一些”,號召全社會關注個人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