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感覺在北京人藝看了一場孟京輝式的先鋒話劇,這可能不只是你的個人觀感,更不是你不懂莎士比亞。作為“2025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的參演劇目之一,格魯吉亞新劇院帶來的莎翁經(jīng)典喜劇《仲夏夜之夢》在首都劇場上演,現(xiàn)代意識的解構與改編,給觀眾帶來了極大震撼。

在2024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中,格魯吉亞新劇院改編契訶夫名作《海鷗》的表演形式就曾讓觀眾記憶猶新,不僅是創(chuàng)作者對于經(jīng)典的獨特理解與詮釋,還有很多演員的即興發(fā)揮部分,比如男主演在演出途中甚至走出劇場,手持攝像機采訪遲到的觀眾。今年格魯吉亞新劇院受邀演出的《仲夏夜之夢》由導演大衛(wèi)·多伊阿什維利攜主創(chuàng)團隊全新打造,再次為中國觀眾呈現(xiàn)一場離奇的戲劇體驗,活潑的形體、激情的表演、多元的形式,營造出充滿動感的劇場氛圍,很抽象、很先鋒、很熱鬧,也很有趣。

《仲夏夜之夢》是莎士比亞所有戲劇中最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的一部。故事發(fā)生在仲夏夜晚,兩對戀人為了對抗一道荒謬無比的律法而出逃,當他們逃往森林,精靈的介入使彼此愛的對象混淆,一陣混亂之后眾人終于恢復理智和諧。但大衛(wèi)·多伊阿什維利執(zhí)導的這版《仲夏夜之夢》徹底撕碎了浪漫喜劇的外衣,描繪青年男女的情愛糾葛,更展現(xiàn)不同世代、神祇與統(tǒng)治者之間的愛憎纏斗。無論是神是人,無論擁有何等的地位與權力,當你玩弄情感與愛戀,終局從無勝者,唯有痛失與幻滅。但這一切或許只是仲夏時節(jié)的一場夢。整部作品始終叩問著虛實真幻的邊界:這究竟是古老的希臘趣談,還是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憧憬投射?這一解讀使得這部四百多年前的經(jīng)典作品與當代觀眾產(chǎn)生了更深刻的聯(lián)結,它不再只是一個關于仙后愛上驢子的荒誕故事,而是對現(xiàn)代人情感世界中復雜性、非理性與痛苦內(nèi)核的一次集中展現(xiàn)。

這版《仲夏夜之夢》的先鋒性,在于將一部“神仙喜劇”重塑為一部關于人類欲望的寓言。他通過冰冷的舞臺、充滿張力的肢體和碎片化的敘事,強迫觀眾離開安全的觀賞區(qū),去直面愛情中的瘋狂、荒誕與痛苦。導演大膽地打破了原著的線性敘事,場景之間的切換生硬而突然,如同夢境中毫無邏輯的跳轉。一段突如其來的RAP、新聞發(fā)布會,甚至將“四角”戀人的沖突直接演變?yōu)橐粓鋈瓝衾夼_賽……因為語言障礙觀眾需要分神看字幕,而臺上演員的肢體表演又實在精彩,他們用超強的身體控制能力表達富于戲劇張力的內(nèi)心情感,動作和臺詞一樣不可忽視一秒,否則就會影響對劇情的理解。而舞臺之外,還經(jīng)常會從劇場的哪個角落突然走出人來。總之,如果觀眾對莎翁的戲劇文本不是爛熟于心,會被這種神一段、鬼一段的編排看得精疲力竭。

走出劇場,觀眾或許對格魯吉亞新劇院的《仲夏夜之夢》所帶來的理解挑戰(zhàn)感受不一,但它無疑是一次珍貴的觀劇體驗,促使我們跳出熟悉的框架,直面另一種文化視野下的藝術創(chuàng)造。這也正是北京人藝國際戲劇邀請展的獨特價值,展示各國的戲劇特色,打開文化交流的窗口,豐富北京戲劇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