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黃金周的湛江市赤坎區(qū)博物館內(nèi),一場特殊的文化接力正在上演,30余名佩戴紅領(lǐng)巾的少先隊員穿梭于各展廳之間,用流利的話語為外地游客講述赤坎古商埠的故事。作為“赤坎故事全民講”文博服務志愿活動的核心力量,這些來自湛江市各中小學校的“小小文博講解員”,以獨特的童聲視角,讓沉睡的文物“活”了起來,成為這個假期赤坎文旅最亮眼的風景線。
文旅筑基:古商埠煥發(fā)新生機
“要讓游客記住赤坎,必先讓他們讀懂赤坎。”近年來,赤坎區(qū)以“繡花功夫”推進文旅融合發(fā)展,不搞大拆大建,卻讓老街古埠、濱海風情、鄉(xiāng)村風光等資源盡數(shù)煥彩。2024年全區(qū)共接待游客約355.22萬人次,同比增長56.40%,旅游總收入25.57億元,同比增長35.87%。“一業(yè)興,百業(yè)旺”的效應愈發(fā)顯著。2024年“五一”、國慶期間,赤坎區(qū)博物館連續(xù)躋身廣東十大熱門博物館之一,2025年春節(jié)期間,博物館參觀人流量進入全省前五。

2024年,赤坎老街成功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qū),49個歷史點位完成改造,染房街變身非遺文創(chuàng)一條街,雷州窯、海味月餅等非遺項目在此扎根。調(diào)順島從沉寂漁村崛起為文化旅游美食島,非遺文化館與休閑農(nóng)業(yè)研學基地相繼落地,荒地“長”出新景點的奇跡正在上演。金沙灣則拓展出水上運動、沙灘露營等多元業(yè)態(tài),從單一景點升級為綜合旅游目的地。“赤坎老街—金沙灣—調(diào)順島”核心文旅商圈加速成形,為文化傳播提供了廣闊舞臺。
隨著赤坎區(qū)博物館的對外免費開放,這個集古商埠歷史文化的新地標,慢慢成為游客休閑娛樂地方。“游客需要的不僅是打卡景點,更是深度的文化體驗。”赤坎故事全民講——“小小文博講解員”正是回應這一需求的創(chuàng)新實踐,讓講解服務成為文旅品質(zhì)升級的重要支撐。
童聲傳韻:展廳里的文化對話
10月1日國慶第一天,赤坎區(qū)博物館剛開門,來自湛江市第二十一小學的黃同學就站在了“古商埠沙盤”展區(qū)前,“大家看這是赤坎古商埠的微縮場景圖,康熙年間海禁解除后,赤坎從小漁村變成了‘商船云集,帆檣林立’的港口。”她指著十個古碼頭場景,講述當年赤坎商船裝卸貨物的繁忙景象,引來游客紛紛駐足。

這個假期,這樣的場景在博物館各個展廳不斷重現(xiàn)。在四樓非遺展區(qū),小小文博講解員給游客介紹著“文章灣村簕古龍”的制作技藝和“調(diào)順網(wǎng)龍”的舞動技巧;在三樓古埠歷史區(qū),他們解說著清代商鋪的發(fā)展和生活場景,解讀廣州灣商會會館和民國騎樓商鋪的經(jīng)營智慧。
“沒想到孩子們講得這樣好!對赤坎歷史這樣熟悉!”來自廣州的游客王女士帶著女兒聽完講解后深受觸動,“比起刻板的文字介紹,童聲講解更有感染力,我女兒現(xiàn)在對湛江的非遺文化特別感興趣。”山東游客李先生則特意錄下講解視頻:“從這些孩子的講述里,能感受到赤坎文化的傳承力量,這種體驗比單純看風景更難忘。”
據(jù)博物館統(tǒng)計,今年國慶期間每天參觀人流量超1.4萬人次,三天參觀人流量超4.2萬人次。其中“小小文博講解員”累計服務游客超2萬人次,滿意度達98%以上,不少游客聽完講解后,紛紛對他們宣傳“赤坎古商埠歷史”點贊。
對孩子們而言,這次經(jīng)歷更是一次深刻的成長。來自湛江鼎能東盟城學校的講解員李同學說:“當叔叔阿姨為我鼓掌時,我突然明白歷史不是書本上的古板字,而是鮮活的傳承”;來自湛江市第六小學(晨光小學)的陳同學說:“我不僅是一名小小文博講解員,更是赤坎的孩子,能讓更多人愛上家鄉(xiāng),我特別自豪。”這種在傳播文化中收獲的認同感與責任感,成為孩子們國慶假期最珍貴的禮物。
文化延伸:從校園課堂到博物館
“小小文博講解員的舞臺不只在博物館。”為讓小小講解員能更好地了解赤坎歷史,赤坎區(qū)還組織部分學校的學生走進赤坎老街等景點,開展“流動講解”培訓。帶領(lǐng)孩子們參觀紅色晨光校史館、聽廣州灣民俗館胡館長介紹廣州灣歷史,在雷州窯展廳了解柴燒窯的制作奧秘等等。這種“館校聯(lián)動”的模式,從博物館的文物史料,到了解老街的真實建筑,讓學生們形成了完整的文化認知鏈條。“以前逛老街只覺得建筑好看,現(xiàn)在參加講解培訓,才知道赤坎古商埠每棟騎樓都有故事。”
此外,赤坎還將建立“激勵機制”,對優(yōu)秀小小文博講解員給予獎勵,組織他們優(yōu)先參加系列文博非遺研學體驗、粵書吧閱讀體驗活動、大昌戲社戲劇沉浸式觀影活動等。赤坎區(qū)文化服務中心負責人說,“我們希望通過這些舉措,讓每個赤坎孩子都能成為赤坎文化的宣傳者、講述者、傳承者,讓古商埠文化在新時代煥發(fā)更大活力。”
從博物館的展廳到老街的石板路,從稚嫩的童聲到游客的掌聲,“赤坎故事全民講”——小小文博講解員的種子已悄然發(fā)芽,在文旅融合的春風里,這些承載著城市記憶的故事,必將滋養(yǎng)出更深厚的文化底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