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德宏師范學院新時代文明實踐社科普及志愿者服務支隊在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盈江片區開展野外調查時,成功拍攝到一只外形酷似樹葉的珍稀昆蟲。經保護區管護局專家鑒定,該昆蟲為滇葉?,屬于竹節蟲目葉?科,是 2021 年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的二級保護物種,此次發現為研究該物種的分布與生存狀態提供了重要參考。

樊涌攝。
據調查團隊介紹,這只滇葉?棲息于一株越南山香圓植物上,從個體形態可明確判斷為成體雌性。當地群眾表示,此前曾偶然見過這類 “葉子蟲”,但其外形與樹葉高度相似,不仔細觀察很難分辨。專家進一步解讀,滇葉?的擬態能力堪稱昆蟲界的 “偽裝大師”:頭部與常見葉?形態相近,而胸部、腹部的形態與紋路完全模擬樹葉特征——前肢不僅演化成葉片形狀,邊緣還擬態出自然界中樹葉腐蝕的色彩;背部鞘翅宛如一片完整的嫩葉,與植物葉片重合時,肉眼幾乎無法識別。更令人稱奇的是,它還能通過調整身體顏色深度實現精準隱藏,背部呈嫩綠色、腹部為暗綠色,完美融入周邊生態環境,有效規避天敵威脅。
“滇葉?是云南昆蟲多樣性的標志性物種,也是公眾關注度較高的昆蟲之一。” 德宏師范學院教授樊涌指出,盡管近年來云南多地陸續有滇葉?發現記錄,但此次在德宏成功拍攝到該物種,仍屬不易。他說,滇葉?不僅善于借助擬態隱藏自身,且屬于夜食性昆蟲,白天活動量極少,給野外調查與觀測帶來極大難度。“目前云南不同區域發現的滇葉?,在外形與特征上存在一定差異,這為未來滇葉?物種分類研究提供了豐富樣本。” 此次調查中,樊涌教授團隊通過微距鏡頭詳細記錄了這只滇葉?的形態特征與生活習性,相關數據將為后續滇葉?的分類研究、保護策略制定提供科學依據。

張仁韜攝。
云南銅壁關省級自然保護區作為我國西南地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寶庫,近年來持續加大生態保護力度,為各類珍稀動植物提供了穩定的生存環境。此次滇葉?的發現,是保護區管護局與當地高校聯合開展昆蟲多樣性調查的一項重要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