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5日上午,臺風“麥德姆”來臨前夕,徐聞縣實驗中學的教室亮起了溫暖的燈光。往日,這里是書香校園,而如今,是500多名滯留司乘人員臨時的“家”。

滯留人員們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先來到大會議室里,登記并領取被子、席子、食物等物資,后在志愿者的引導下前往各教室休息。據悉,目前已開放超50間教室安置被滯留人員。
“以往我們學校多次作為安置點,老師們都很有經驗。”該校音樂老師鄧老師介紹,臺風來臨前,學校組織年輕的老師作為防臺風志愿者。“大家都很積極,主動放棄了休假。此次報名參加的老師有50多名”。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志愿者老師的努力下,衛生清潔、分發物資、登記信息等工作有序進行。

徐聞縣交通局副局長李永泉介紹:“動員司機前往安置點是項挑戰,有些司機對臺風的危險性認識不足。多虧工作人員耐心勸說,最終確保了大家的安全。”

來自新疆的卡車司機艾力在臺風登陸前被轉移至安置點。“這是我第一次親歷臺風,”他說,“雖然提前知道消息,但親眼所見還是被其威力震撼。很感激這里提供的妥善安置。”
安置點內,一個由53名貴州游客組成的旅行團格外引人注目。這些正準備前往海南的中老年游客們,在大會議室里休息。旅行團的司機肖師傅說:“感謝徐聞縣政府的妥善安置,雖然行程被臺風打亂,但大家仍保持著樂觀心態,討論著臺風過后的海南之旅。”

同樣期待重新啟程的還有來自桂林的陳女士。這個國慶假期,她與丈夫帶著兩個兒子驅車去海南旅游,原本打算中秋趕回家團圓,但在返程途中因臺風被困徐聞。“雖然不能回家過節,但一家人能在這里平安團聚,就是最好的中秋節。”陳女士說道,“感謝徐聞縣政府和所有工作人員的付出。”
據了解,此次轉移安置工作由交通、應急等多部門聯合開展,并動員了機關干部和學校教職工等人員參與。安置點實行24小時三班倒制度,確保轉運安置工作不間斷進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