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5日



需要提醒的是,“雷暴哮喘”指在雷暴天氣過程中或之后突然出現的支氣管哮喘急性發作或加重,多發生在花粉季,可導致區域性哮喘集體爆發。若在雷暴天氣中出現“喘息、胸悶、呼吸困難、說話斷續、口唇發紫”,即使此前無哮喘病史,也需按“急性哮喘”緊急處理,絕不能掉以輕心。(來源:“清朗河南”微信公眾號)

科 普 臺風“樺加沙”是如何命名的?
詳情:根據世界氣象組織規定,亞太臺風委員會負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臺風的命名、除名還有更替。亞太臺風委員會共14個會員國,每個國家提交10個名字,140個名字形成臺風命名列表,循環使用。當某個臺風造成重大災害和影響時,相關受災會員國和地區可向臺風委員會提起除名申請,達成一致后,該臺風名字將會被永久除名。菲律賓作為亞太臺風委員會14個會員國之一,此前提供的臺風名稱“海貝思”,因其在2019年造成嚴重災害,被永久除名。亞太臺風委員會決定由菲律賓提交的新名稱“樺加沙”替代“海貝思”。“樺加沙”這個名稱在今年西北太平洋臺風季首次使用。(來源:“國家應急廣播”微信公眾號)

通 報 西安警方通報5起網絡謠言典型案例
案例二 李某某為博取關注、吸引流量,將網絡視頻中拉警車車門的片段與他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進行拼接剪輯,在社交平臺發布“前女友的前男友偷開警車被拘”的謠言,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案例三 某學習培訓機構策劃人張某某為增粉引流、提升業績,將通過網絡獲取的未經核實的高考相關數據進行加工,并配以不實內容在某社交平臺發布,誤導公眾認知,加劇學生和家長焦慮,干擾正常教學秩序。
案例四 曹某為吸引流量,在社交平臺發布使用AI工具生成的,關于我市某地鐵站口暴雨的虛假災情視頻,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案例五 郝某為博取眼球、吸引流量,在某社交平臺捏造不實數據并配以虛假內容,散布所謂“某疫病多發的場所名單”,誤導公眾認知,引起網友熱議,擾亂社會公共秩序。
以上人員均已被依法追究相應法律責任。(來源:“西安網警”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