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產值已達5億元,同比去年上半年翻了一倍。”
走進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下稱“聚鑫”)車間,全自動機械手臂不停運作,石墨礦石精粉經過多道工序的處理,變成了鋰離子電池關鍵負極材料——球形石墨,被打包送往全球各地。

工作人員在裝卸打包好的球形石墨材料。
在坡頭區科技產業園官渡園區和龍頭園區,每天可見企業車間熱潮涌動、運轉繁忙。
近年來,坡頭區堅持制造業當家,以實體經濟為本,挺起現代化建設的“產業脊梁”。作為新能源產業鏈上的龍頭產業,聚鑫也借勢發力,深耕創新沃土,與坡頭共發展。

培育新能源材料龍頭企業
狀似粉末、色如炭黑,在電子顯微鏡下呈現球狀或類球狀結構,這些乍一看普通的黑粉,卻被譽為現代工業的“黑色黃金”。如今,小到手機電池,大到新能源汽車,都是這些“黑金”在發力。

球形石墨的碳化成品,形似粉末。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位于坡頭區科技產業園官渡園區內,是一家研發球形石墨及負極材料的國家高科技企業、國內球形石墨的技術首創者,擁有國內第一條球形石墨自動化生產線,是粵西地區唯一上榜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名單的企業。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鳥瞰圖。受訪者供圖
時間回到2003年。彼時,球形石墨的生產技術由國外廠商掌握,國內應用也較少。瞄準這一市場空白,聚鑫創始人吳其修一干就是20多年。
經過不斷摸索、測試,2006年,聚鑫研發出了國內第一條球形石墨自動化生產線,實現了球形石墨的批量生產,為天然石墨負極材料的國產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研發人員在檢測球形石墨原料。
球形石墨技術瓶頸的打通,填補了我國球形石墨材料規模化生產的空白,國內鋰電池負極材料的價格也由當初的數十萬元每噸降為現在的數萬元,推動著國內新能源汽車等產業不斷加快發展步伐。
研發人員在調節負極材料涂布機的參數。

工作人員在調試全自動生產線的機械手設備。
2020年,作為牽頭單位,聚鑫還主導起草了《球形石墨》國家標準,成為行業標準的制定者。
創辦至今,聚鑫還在不斷優化生產線配置,發明配備自動超細粉體磨粉設備、全自動化復合造粒產線、全自動機械手臂等,推動生產效率不斷提升。目前,聚鑫年產量可達8萬噸。
產業加速創新突圍
“過去粵佳路坑坑洼洼,企業貨物運輸十分不便。如今整修路基,再鋪設瀝青、拓高涵洞,解決了道路安全隱患問題,也提升了企業的運輸效率。”聚鑫行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園區的建設為企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平臺。去年以來,坡頭區投入4000多萬元專項資金,開展工業園區升級改造,修繕粵佳路、抬高粵佳路涵洞高度、駿鑫路道路建設、重新鋪設排水排污管道、改善道路綠化等,全面提升園區基礎設施水平和綜合承載能力。

坡頭區科技產業園官渡園區。坡頭發布供圖
據了解,官渡工業園區占地6000畝,已投入約2.3億元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園區共引入項目80個,其中,已建成投產76個,規模以上企業30家,上市企業2家。
此外,坡頭區不斷推進并聯審批、“局長代辦制”、“拿地即開工”等措施,強化政府和企業層面的深度合作,打造優質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為企業落地與成長提供沃土。

打包好的球形石墨材料,將發往全球各地。
園區升級改造的同時,聚鑫不斷謀劃擴大生產規模,完善全球化的業務布局,引進更多人才扎根坡頭,吸引上下游企業入駐。目前,聚鑫研發人員約占整個企業員工的15%,創辦至今已累計申請專利100余項,獲授權專利55項,被評為“國家知識產權優勢企業”;該公司與寧德時代、瑞浦蘭鈞、正力新能、億緯鋰能、多氟多等國內客戶建立了穩定合作,并進入了LG新能源、韓國浦項制鐵等境外客戶的供應鏈。
2022年,聚鑫還籌建新的動力與儲能電池一體化項目,作為龍頭企業落戶雷州工業開發區C區,項目一期規劃用地面積400余畝,計劃在5年內建設完成,建成后預計解決約1000個本地就業崗位,創造利稅數億元。

湛江市聚鑫新能源有限公司正籌建動力與儲能電池一體化項目。受訪者供圖
項目落地后,還吸引了國內鉭鈮行業龍頭稀美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年產3000噸鉭鈮新材料綠色制造項目落地,進一步加強湛江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聚合效應。

(來源:坡頭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