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年會是全球腫瘤學界最具權威性的學術盛會,素有"腫瘤學界奧斯卡"之稱。2025年5月30日至6月3日,這場學術盛宴在美國芝加哥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頂尖腫瘤學專家齊聚一堂,共襄腫瘤學前沿科研成果與診療技術。我院腫瘤醫院頭頸部腫瘤專科羅海清教授團隊兩項鼻咽癌研究成果成功入選本屆年會,分別以大會壁報(Poster)和電子壁報(ePoster)形式展示。這是該團隊繼2024年后第二次榮登這一國際頂級學術舞臺,彰顯了團隊科研工作的持續創新性與臨床轉化價值。

《沙培林對比地塞米松霧化吸入治療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療效和安全性:一項隨機、平行設計、非劣效性臨床試驗》(Poster 6075)
英文題目:Efficacy and safety of Sapylin versus dexamethasone atomized inhalation for CCRT-induced oral mucositis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randomized, parallel design, and non-inferiority clinical trial.



放射性口腔黏膜炎(RIOM)是鼻咽癌患者同步放化療后的常見不良反應,其臨床管理尚缺乏統一標準。羅海清教授團隊通過一項前瞻性非劣效隨機對照研究,創新性探索免疫調節劑沙培林對比傳統藥物地塞米松霧化吸入對鼻咽癌患者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發生率及嚴重程度的影響。結果顯示:沙培林顯著降低重度RIOM(RTOG分級)發生率(16.28% vs 37.21%,P=0.009),緩解患者治療后期(第6、7周)口咽疼痛癥狀(P<0.05),且將I-III 級口腔黏膜炎的發生時間平均推遲2-4天(P<0.05);同時可改善第3周期同步放化療期間的營養指標(BMI)(18.65±1.40 vs 17.89±1.13,F =7.66,P=0.007),且安全性與地塞米松相當。該研究為鼻咽癌RIOM防治提供了更優選擇,尤其為局部晚期患者帶來生活質量獲益。研究由羅海清教授(通訊作者)、2022級碩士生易桂華(第一作者)、2023級碩士生蔡祎琳、曾穎、吳家園主任醫師、楊東紅副主任醫師、李海文副主任醫師、鄧童元博士等共同完成。

《口服NEPA對比福沙匹坦聯合帕洛諾司瓊預防鼻咽癌患者高致吐性化療引起的惡心和嘔吐的療效和安全性》(ePoster 18075)
英文題目:Efficacy and safety of oral NEPA versus fosaprepitant combined with palonosetron for preventing highly emetogenic chemotherapy-induced nausea and vomiting in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鼻咽癌順鉑化療所致惡心嘔吐(CINV)的防治是提升患者治療耐受性和生活質量的關鍵環節。為優化CINV的防治策略,羅海清教授團隊開展回顧性研究,創新性評估口服止吐復方制劑NEPA對比靜脈福沙匹坦聯合帕洛諾司瓊的療效與安全性。研究結果顯示:在所有治療周期整體延長期內,口服NEPA組的完全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80.1% vs 69.9%,P=0.037)。在同步放化療延遲階段,其惡心控制也顯著更優(無顯著惡心率:73.1% vs 62.2%,P=0.040;完全無惡心率:69.9% vs 58.3%,P=0.034)。兩組安全性相似且耐受性良好。同步放化療結束時,兩組體重下降≥5.0%患者的營養評級(PG-SGA C級)比例相近(55.2% vs 52.9%,P=0.859)。該研究證實口服NEPA方案顯著提升鼻咽癌患者順鉑化療中的嘔吐控制率和營養狀態,為同步放化療的順利實施提供了關鍵支撐。研究由羅海清教授(通訊作者)、2023級碩士生蔡祎琳(第一作者)、曾穎、2022級碩士生易桂華、楊東紅副主任醫師、鄧童元博士、李海文副主任醫師等共同完成。
廣東醫附院腫瘤醫院頭頸部腫瘤專科將持續推進“診療精細化、科研前沿化、轉化高效化”戰略,依托原創性臨床研究成果,深化鼻咽癌全周期精準診療體系構建。通過持續提升臨床研究轉化能力,為患者定制個體化治療方案,優化治療耐受性與生活質量。同時專科將積極推動粵西地區鼻咽癌診療規范與國際指南接軌,助力學科建設的高質量發展。

頭頸部腫瘤專科是粵西地區醫療水平領先、科研能力突出、教學實力雄厚、人才梯隊合理的頭頸腫瘤專病中心,主攻鼻咽癌、頭頸部鱗癌、神經腫瘤等腫瘤,是粵西首家鼻咽癌規范化診療中心、湛江鼻咽癌MDT中心、省內知名學科。2013年評為廣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重點學科,2018年被評為廣東省高水平醫院建設“登峰計劃”重點建設中心。近年來,通過放化療、免疫、靶向等治療和MRI-Sim、VMAT、腫瘤靶區自動勾畫等先進放射治療技術,致力于頭頸部腫瘤患者的精準及個體化治療,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頭頸部腫瘤專科現有醫生20人,護士15人,醫生團隊有博士6人,在讀博士3人,博士研究生導師1人,博士后合作導師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人,雙師型人才2人。醫生團隊有正高4人,副高8人,中級3人,初級5人。科室技術力量雄厚,醫生們經過國內外大腫瘤中心的專科系統性培訓,在鼻咽癌、頭頸部鱗癌、神經腫瘤的診治領域有深入的研究及獨特的見解,尤其在鼻咽癌個體化治療和適形調強放療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科學有效并獨具特色的治療規范,鼻咽癌的系列研究成果獲得2023 年廣東醫學科技獎三等獎和2023年“創新湛江”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均第一完成單位)。護理專科團隊致力于鼻咽癌康復護理,專科護士經過專業培訓,具有較高的專科技術。










